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2019年的结束,山东本土求职招聘网站齐鲁人才网,就2019年第四季度山东省市场化人才流动进行统计,对人才流动状况做出分析,带来详细参考。
注:文中人才流动数据为齐鲁人才网四季度发生交易的市场化人才流动数据。
90.67%选择省内流动,留鲁率小幅上升
由上图可见,2019年山东省人才留存呈稳中向好态势,其中第四季度达到全年最高,超9成人才选择在省内流动,四季度留存情况较第三季度有小幅上升。结合2019年全年数据来看,山东省市场化人才选择在省内流动的平均占比高达83.23%。综合来看2019年山东省人才省内流动人数基本成稳步上升态势,饱受诟病的省内人才外流正逐步缓解。
为填补“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无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空白,近年来,山东省济南、青岛两市纷纷发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构筑形成新的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山东作为沿黄省区唯一沿海省份的龙头优势,打造黄河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南北呼应,构建起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走廊。省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在省内就业。除此之外,山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确立,使山东再次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才的留存。
“济青烟”流动量大,揭秘16地市人才流动朋友圈
由上图数据可见,人才流动量最大的城市为济南,青岛流动量紧随其后,烟台市位列第三。从全省人才流动轨迹来看,泰安、济宁、德州、聊城、菏泽、淄博、临沂、东营、枣庄 9市人才省内流动首选济南;潍坊、烟台、济南、日照则与青岛间的人才流动更为密切。除此之外,青岛人才流动首选潍坊;威海人才流动首选烟台;滨州人才流动首选东营。这也表明除当地经济因素外,地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的流动,济南作为内陆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与泰安、德州、淄博等内陆城市更为相似,而潍坊、烟台、日照等沿海城市则与青岛更加相符,整体来看省内人才流动就近现象凸显。
“大城市”优势明显,济南市人才吸引指数保持全年领先
注:人才吸引指数为当地实际人才净流入量与全省流动人才总量的比值
上图数据可见,2019年第四季度山东省两大经济龙头济南和青岛人才吸引指数再次领跑全省,吸引了全省超4成人才,对比2019年第三季度人才吸引指数可见,两市人才吸引指数均有所上涨。其中济南市再次位列全省第一,人才吸引指数为24.7。
高学历人才为跨省流动主力,本科学历占比近半
就上图2019第四季度山东省跨省流动人才学历分析数据所示,本科学历流出占比近半,达到了48.25%,成为流出的主力;其次43.59%的流出人才为大专学历;7.74%的流出人才为硕士学历;而博士学历的流出人才占比则相对较少,仅有0.41%。
反观流入人才学历,则呈现出与流出人才近乎相同的态势,本科学历成为山东省人才流入的主力军,占比为45.15%;其次为大专学历,占比为42.09%;硕士学历占比也相对较高,为12.34%;流入的博士学历人才占流入总量的0.4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已占流入人才的主导。
男性更爱外出闯荡,服务业发展迅速女性流入占比高于流出
就上图数据来看,男性无疑是跨省人才流动的主力军,其中流出人才占比为81.98%,流入人才占比为73.51%。反观女性跨省流动人才数据则相对较低。对比男女性职场人就业行业来看,女性职场人在服务业相关行业无疑更具优势,因此服务业相关行业往往是女性求职的首选。随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以信息、金融、科研、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山东省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山东省女性求职者留在山东就业占比加大,同样吸引了众多省外女性求职者前来就业。
流出人才“更爱”互联网行业,传统制造业颇受流入人才青睐
如上图所示,2019第四季度山东省流出人才就业行业占比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和银行/金融/证券,占总流出人数的比重分别为8.55%、7.14%和5.57%。机械/设备/重工、制药/生物工程和石油/石化/化工三个行业排名相对靠后。综合来看,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已成为山东省外流人才就业的首选,这其中又以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最为突出。
就省外流入山东的人才就业行业看,机械/设备/重工行业,是当前流入量最高的行业,占比为16.97%;建筑/建材/工程行业以7.66%的占比位列第二;制药/生物工程和汽车及零配件分列第三、四位,其占比分别为4.82%和4.4%,除以上行业外,在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其他行业的流入量占比较少,均在4%以下。
与其他省份依靠服务业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山东的经济结构基本以重工业为支撑,因此“工业强则山东强,工业兴则山东兴”。对于走在前列,正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山东来说,实体经济始终是“立省之本”。2018年山东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9万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0.23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8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7万亿元,实现利润487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因此山东产业优势突出,进而吸引大量的外省人才流入。
人才外流因素“多元化”,山东近4成人才受经济牵引影响
如何留住本省人才?如何吸引外省人才?这不光是省内某个城市需要研究的课题,更是进入都市圈时代后,整个山东都需要研究的课题。那么什么是决定人才留存与否的硬核因素?如上图所示,经济牵引无疑是第一要素,其占比为30.35%;政策牵引排名第二,占比为29.16%;感情牵引和环境牵引占比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8.93%和15.44%;其他因素占比为6.12%。
在市场环境下,导致人才外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人才关注的重点,毕竟经济越发达,也意味着当地就业机会更多,城市配套越完善,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生活便捷性更强。其次各地人才政策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关键因素,通过上图数据不难发现,政策牵引与经济牵引占比已相差无几,因此当地政府部分通过发布相关人才政策,以此来降低落户当地的“门槛”,无疑也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此外,一座城市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个人发展空间大小、创新氛围,文化氛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甚至外卖指数,便利店的数量,可能都会影响到人才的选择,加强城市综合实力也成为当务之急。
2019年四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失状况已趋于缓解,且越发受到高学历人才青睐,随着年后2020届春季校园招聘的来临,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即将再次打响。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刘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