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项目签约大会暨青岛新金融集聚区启动仪式在青岛富力艾美酒店举行,会议邀请了航运、贸易、金融、区块链行业领域企业家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青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久军,省政府参事、市政协副市级领导于萍,民建青岛市委主委、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陈增敬,青岛市金融监管局局长王锋,中共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及市北区政府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本次会议,市北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永国主持会议。
会上,青岛新金融集聚区正式启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共29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同时,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招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揭牌。
青岛新金融集聚区正式启动。
创新中心核心区再迎新机遇29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青岛承载了国家的三个使命,第一个是上合组织地方政府经贸合作示范区,第二个是青岛承载一带一路支点港的重任,第三个就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自贸片区建设中,需要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此次新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市北启动,展现出青岛核心老城区—市北主动承担起青岛自贸片区推动金融开放创新重任的觉悟与担当。
“青岛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性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当前,青岛组织实施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大力提升青岛在航运、贸易、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是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青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久军在致辞中表示。
王久军指出,新金融集聚区的建设正是市北区乘风起势的重要机会,以重塑馆陶路金融街为切入点,以新金融的导入为契机,助推老城复兴,激活青岛市西部的战略支点,打造青岛独有的“新金融”名片。
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招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揭牌。
“随着金融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快速迭代,金融服务越来越便捷安全,新金融应运而生,”市北区政府副区长刘大川在核心区产业发布会上表示,“一个新金融集聚区高地必将在胶州湾东岸崛起,趟出一条老城区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刘大川介绍说,在青岛金融业影响力日益提升、区域金融中心优势彰显的同时,开放、创新、改革和共享,作为新金融的特质,与当前我国包括青岛正在推动实施的以开放汇集创新资源、以开放和创新推动改革深化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道路是完全契合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如今,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最前沿,承担起自贸区建设、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之重任,金融赋能,也成为青岛不断焕新城市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
作为老城区的市北,更是要抓住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机遇,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禀赋,顺应金融发展规律,走出一条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引领之路。
据介绍,随着青岛金融业高歌猛进, CFCI排名已跃升全球第 33位,市北区将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打造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金融”中心。
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随后,创新中心核心区 29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分别涉及航运、贸易、金融、生物大健康、人工智能、文旅等领域,这些项目作为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的先锋队,将极大地助推市北区构建完善的产业招商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城区产业吸引力,实现优质产业项目的集聚发展,为市北实现“老城复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体制保障。创新中心核心区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副主任隋淼表示,“市北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落地政策,通过招商行动的‘快起来’,加速区内产业体系的‘强起来’。”
据介绍,今年 1-10月份,市北聚焦 500强企业、大型央企省企及独角兽企业等累计开展招商走访 911次, 101个项目正式落地,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1个、 10亿元以上项目 10个;截至 11月份,市北区共引进硕博、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 2346人,引进本专科学历及其他专技人才 27947人,推荐 1人申报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并成功入选;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 64家,园区企业累计为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476人。
青岛新金融集聚区启动仪式现场。
亮剑“新金融”市北有底气
主动亮剑“新金融”,市北不仅有“担当”,更“底气十足”。
1987年初,大港开埠开启了市北乃止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从 20世纪初,馆陶路就集聚了 50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一些外国跨国企业、大型进出口贸易公司、轮船公司都设在此处, 20世纪 30年代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
步入新时代,市北丰厚的产业存量为新金融集聚发展提供了沃土。山东省港口集团、中车集团、地铁集团、青岛啤酒、橡胶谷等企业和园区,都是供应链融资、价格风险管理、期现对接等新金融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新金融的各类业态,都能在市北区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融示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支撑新金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此外,位于主城核心区的市北区,拥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类要素流动和集聚起来的独特优势一批优质项目的落地,也为市北的“老城复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据介绍,市北聚焦航运、贸易、金融等主导产业,跟踪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储备一批、落地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
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董事长白雪梅表示,今天揭牌后,也将以开放和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道路,运用新理念,开发新力量,建设新生态的思路打造青岛新金融集聚区。
更重要的是,市北正在重点规划、打造六个千亩量级的产业集聚区,分别是:青岛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数字科技大道、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集聚区、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现代智能制造总部产业集聚区。
从这一角度来说,市北发力新金融集聚区建设,既是“天赋异禀”的必然结果,也展现出了市北在青岛金融业发展中的差异化优势——以重塑馆陶路金融街为切入点,以新金融的导入为契机,助推老城复兴,激活青岛市西部的战略支点,打造青岛独有的“新金融”名片。
民建青岛市委建言市北区创新中心核心区发展座谈会。
“六个一”规划擦亮青岛“新金融”名片
当前,青岛市在资金总量、金融业 GDP以及产业贡献率等方面需要提档升级。市北发力新金融,正是要打造一个金融产业服务生态圈,为青岛市的金融业发展贡献新动能。
据介绍,市北区联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对新金融集聚区做了详尽的规划。将以“六个一”模式—建立一个“集聚区”,打造一条新金融街,建设一个新金融产业园,引进一批新金融研究智库,配套一系列新金融产业政策,发起成立一支专项产业基金,努力把市北建设成为青岛市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的核心,青岛金融创新资源的配置枢纽,青岛向世界展示新金融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
在这其中,大港区域和中央商务区将作为新金融集聚区发展的“双核”,来引领、辐射和驱动新金融在全域集聚发展。通过完善产业结构,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利用新金融对传统金融全流程的再塑,优化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从而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等。推进新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城市核心区成为把握未来趋势的核心、开拓全新领域的核心、实现融合发展的核心。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有着“青岛百年华尔街”之称的馆陶路,也将成为新金融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目前已经落地的馆陶路 3号洪泰山海会,是青岛市和市北区的“城市合伙人”。洪泰基金合伙人、洪泰山海会创始人范如倩表示,洪泰山海会致力于成为跨界资源整合者、创投生态建设者和智慧财富引领者。山海会希望把洪泰的被投企业、潜在投资企业组织起来,结合更多的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把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创投的生态圈。目前,山海会正在建设“募、投、管、退”全生态服务与运营体系和独特的创投产业赛道,打造吸引年轻人集聚的创新创业创意创投的新地标。
馆陶路 34号,是青岛第一粮库旧址,也将成为市北率先打造的一个近 2万平方米的新金融载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和产业招商,计划明年 5月 1日前开园。分为国际金融商务区、基金运作区、资本运营区、金融研究培训区、金融生活服务区、供应链金融集中区、金融与科技分布融合区等七个区,实现各个区域的互联互通,有机共生。
馆陶路 34号,是青岛第一粮库旧址。
目前,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发展研究院青岛分院等一批与新金融相关的产业智库机构已经落户市北,市北还将联合有关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引入更多金融智库;在新金融产业扶持政策方面,市北将从机构落户、业务发展、产融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在新金融产业专项发展和扶持方面做政策创新;此外,市北正在联合青岛市科创母基金,发起成立规模为 10亿元的新金融产业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金集聚形成资本供应效应,为新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层次服务。
作为青岛市的金融发展原点与主城核心区,市北拥有良好的金融产业基础,更有能力在新金融发展方面起到引领带头作用。下一步,青岛市北区将继续坚持高举高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目标,夯实创新中心核心区这一科学新定位,以打造新金融集聚区为契机,以新金融赋能全市产业经济,不断擦亮青岛“新金融”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