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高考里作文好写却不好拿分?一线语文老师送上"下水文"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9-12-04 08:17  

在11月30日进行的模拟高考里,语文卷的作文主题对准“手机该不该进校园”。这是在两三年前热议的话题,从命题看,写作空间不足,可发挥余地不大,这就导致区分度不会很理想,学生得低分和高分都不太容易。高考模拟试卷对2020年高考甚至今后新高考命题的指导意义巨大,本周,青岛晚报邀请了两位来自高中一线的语文老师,为学生送上“下水文”。

和学生同题作文特别考验功力,单是不能输给学生的压力,就让许多人不敢轻易下笔。不过,本期作文课请来的这两位艺高人胆大的老师却毫无压力。她们是一线老师,也是作家,每当有考试,写“下水文”是她们的惯例。不管带几年级,每年大小考试刚结束,学生就会收到她们的作文示例。想知道高考作文怎么才能得高分?赶紧读起来吧!

作者简介:

曹春梅,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教师,教育硕士。从教24年。青岛市教育学会成员。曾获评“搜狐教育2015年度盛典全国最具变革力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青岛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称号。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教学随笔200余篇,出版教育专著《用美向教育做最深情的凝望》、《汇涓教学笔存曹春梅高中作文指导地图》、主编教育类图书《在北纬三十六度枝繁叶茂》、《体验式创新班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让手机远离校园

青岛十七中曹春梅

尊敬的文德中学的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家长代表在学校座谈会上发言。“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诚然这是一个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也有辅助教师教学的功能,但是作为家长还是提议:请让手机远离校园。

众所周知孩子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有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我们的孩子在课堂写作业时拿出手机,如果发出声音则会干扰课堂秩序;如果不出声,家长、老师也无法判断他是在查阅资料还是在网上搜题,是在查找信息还是在投机取巧。这让教育过程失控。不同手机型号带来的攀比心理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养成,关注社交软件却漠视现实校园生活中的师生人际交往会影响孩子学习和集体生活的质量。

危害还远不止于此。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最新数据,2018年11月,山东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8.66%,普通高中生近视率达91.27%。因此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我们的班主任工作量已经很大,家长有责任帮助老师减负;很多学校也已经为学生安装了付费磁卡电话。基于以上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孩子们不带手机进入校园不会影响学习生活。

另外智能手机进校园还存在着冒犯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教学空间虽是公共空间,但是因为人员、场地相对固定,所以比一般的公共空间具有特殊性。教师只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够在学生面前尽情绽放自己的教育艺术,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只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够在师生面前不隐藏自己的短板,获得帮助,提优补弱。而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一个智能手机对准师生,直播课堂,教师就难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教育个性,教育智慧;学生更是羞于展示自己的不足。师生都小心翼翼,言行拘谨,久而久之,教与学将受到损害。这是作为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

更何况,这些在校园里被智能手机存储的信息如果被个别有不良居心的人利用,学生的信息安全、支付安全、人身安全都会受到威胁。最近热播的《少年的你》展示的校园欺凌事件,手机在其中就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综上所述,让孩子带手机进校园,并非百无一利,但是很明显,弊大于利。所以建议学校针对手机制定专项管理措施,让孩子们在安全、独立的校园环境里安心学习。我们家长也愿意参与学校手机监管,帮助学校将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

因个人水平有限,上述观点及建议还需要大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聆听,祝愿文德中学家校联手,资源整合,越办越好。

XX家长

2019年11月30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