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奋力发起乡村振兴攻势,全力打好产业富农、质量兴农、生态惠农、改革强农“四张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5元,同比增长8.1%。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打好产业富农牌,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市农业农村局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农业获得社会产业平均利润率。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坚持镇为着力点、村为操作点,在13个镇街开展整建制土地流转试点,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全市规模经营占比增至62.3%,农业机械化水平88.5%。
实施加工农业提升行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300家,其中过亿元114家,农产品出口持续位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推动休闲农业品质升级,围绕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民变导游,培育规模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93家,农业节会80余个,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致富。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成立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建成智慧农业基地26个、益农信息服务社4000多家。实施“双招双引”行动,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抓项目、建平台,打造农业“国际客厅”,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农机展览会、全国首届畜禽种业高峰论坛、亚洲农业与食品产业博览会,牵头引进过亿大项目16个,总投资40亿元新希望生猪养殖项目已开工建设,50亿美元俄农项目完成选址,带动创建省级示范田园综合体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个。
打好质量兴农牌,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围绕让群众吃的好、吃的安全,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管,初步构建起从田头到餐桌无缝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在产前环节,加强对投入品管理,管住“药瓶子”。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展农药无证经营“清零”和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取缔农药无证经营单位1002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270多万个,有效保障产地环境安全。
在产中环节,重点推进信息化监管,扎紧“网格子”。建立市、区市、镇街、村(合作社)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搭建农产品信息化监管、农药经营追溯、畜牧业安全监管3大平台,将1200家农产品种植主体、5100家畜禽产品养殖生产经营主体和3000多家农资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完成农产品检测37万批次,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病种检测23.9万份,实现农产品质量监管全程无死角。
在产后环节,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育出“好牌子”。打造“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第四届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完成首批授权品牌40个,在中央电视台开展系列宣传,向全国全球推介青岛“好山好水好农品”,全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2个,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打好生态惠农牌,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围绕让农村生态好起来、环境靓起来,坚持全域统筹、科学规划,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按照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人文美、服务美“五美融合”,在全市开工建设100个市级、2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受益农户27.9万户,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等1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成为大青岛的靓丽风景线。
开展“百镇千村万巷”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动员67万人次参与,清理积存垃圾28万吨、河塘9000个,全市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提升。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新增水肥一体化17.8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实现零增长。
打好改革强农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围绕增强发展动力,坚持以确权赋能为核心,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增加乡村振兴制度供给。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市5836个村完成改革任务,占村庄总数的97%,累计量化集体资产302亿元,分红近11亿元。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5 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996 家,带动服务小农户 100 多万户。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做到“三个一”为企业服务,即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一竿子插到底、一门受理、一次办好,实现所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全国同行业最短。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刘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