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引领,释放更多硬核实力

    更新时间:2019-11-19 16:09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岛,对山东和青岛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山东和青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获批,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在新时代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定位。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向在青岛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和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发来贺信,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

五四全景

青岛正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最前沿。全市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承担中央和省委赋予青岛的重大使命,抓住浩浩汤汤的发展大势,担当作为、奋勇争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学深圳、赶深圳”,发起15个攻势,奋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正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今天本报推出“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青岛站在新风口汇聚新势能”系列报道,从科技研发、央企助力、创投风投、国际企业、政策支持以及时尚城建设等6个方面,解码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展现出的新风采、新举措、新成果。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2019年国家战略叠加的青岛,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之重任,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获批建设,为我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的“引爆效应”。在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聚焦跨国公司同中国合作,既是对跨国公司发展的展望,更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青岛这座深具开放基因的沿海城市,站到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承担着打造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形成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历史机遇与国家使命。

牢记总书记嘱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时代命题,青岛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燃起科技创新燎原之火,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主动对接新市场、新需求,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扶持创新主体快速成长,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人才、资本、科技、孵化等全链条的耦合,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全面迸发。

科技创新给城市带来了激情的嬗变,释放出更多硬核的实力。这座青春之岛,正以前所未有的奔跑姿态,敢为人先,创新进取,走在前列,全面踏上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用平台思维引来全球“合伙人”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全市迎来大开放大发展的大势面前,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有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新气魄,引领城市发展上升至全新境界。

“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的一席话,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立足中国开放新格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落实好国家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曾经,青岛缔造了海尔、海信、青啤等领跑全国的著名品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只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才能涌现出更多的“硬核”企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推青岛站上发展的新风口。

创新是时代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5月16日,一场关于科技创新的攻势答辩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激烈的思想碰撞,创新的突破诉求,生动的改革案例,让现场的答辩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这样一场答辩为青岛的科技引领城建设理清了思路——牢牢抓住创新创业生态营造这个关键,将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科技人才支撑、资本助力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服务提升5场攻坚战,着力突破18项重点任务,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创新创业高地。

在科技创新攻坚战中,各种制约科技创新的条条框框被逐一打破。从科技主管部门到各个区市、功能区,着力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痛点、堵点,“以商招商、以平台引平台”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

汇聚创新要素做足发展的乘法,我市依托平台思维在更大的空间里集聚配置资源,让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本着合作共赢的开放思维,青岛引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全球“合伙人”。

启迪控股、华夏基石、春光里、创业黑马、商汤科技、正和岛等国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在青岛落地生根,这些企业平台在落地的同时,也推动相关产业、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要素在青岛聚合。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说:“哪里有大发展,哪里有大未来,我们就到哪里去。”“今年业界都能明显地感觉到,青岛的变化很大,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与启迪控股在军民融合、创新孵化、园区建设、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合作,各区市、各部门相继签约项目84个,注册落地16家,正在注册11家,注册资金20亿元;引进华夏基石落户市南,在青注册成立区域总部并引进1家头部企业设立北方总部,与7家上市或头部企业开展“一对一”对接;引进春光里落户市北,以“资本驱动+综合体推动+赛会拉动+产业联动”创新模式扎根青岛,打造创投生态综合体,塑造城市文化IP;引进创业黑马落户崂山,建设独角兽加速基地,争取5年内为我市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20家以上……

一系列的大手笔动作被津津乐道,广为传播。正像启迪三螺旋董事长彭顷砡所说的,青岛和这些国内知名企业之间已经出现了“虹吸效应”,通过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已经成为青岛实现科技创新升级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首支科创股上市,未来产业倍显“凌云之志”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全市迎来大开放大发展的大势面前,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正在孕育快速成长,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和创新的颠覆性力量”。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全市创新创业生态显著优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传统优势产业保持领先,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科技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围绕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在释放城市的生命力、成长力、创新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跑。”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说。

10月25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作为青岛首支科创股,海尔生物医疗之所以能够率先走上从“0”到“1”的“登科”之路,得益于它可持续的迭代创新,始终拥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和领先的技术储备,实现了多次技术突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岛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头部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深化,全年高企总数预计达到3600家;首批35家企业已进入“高企上市培育库”,全市已上市高企达到24家。

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一批行业“排头兵”。今年5月,依托全国首个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海信在国内推出首个叠屏电视,峰值亮度等性能指标全部超越OLED机型的权威认证;云路先进材料公司非晶带材研发和产业化国际领先;杰华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乐复能”正式上市生产;中译语通成为全球领先的跨语言大数据技术及服务提供商;融智生物科技公司微生物质谱分析系统和微流控芯片核酸快速分析仪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就在前不久召开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市科技局与全球领先的分析测试仪器制造商——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开展深入对接,安捷伦与青岛的合作即将产生层级和量级的双提升……

青岛的生物医药产业今年全面发力。中国药物研究领域的“三巨头”,已经有两家与青岛牵手。青岛还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签约,将共同打造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就像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燕荣所说的:“面对大开放大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所作为,真正显示了青岛创新创业的凌云之志。”

“未来3年时间里,青岛将聚焦现代海洋、智能家居、高分子材料、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纺织材料及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统筹人才、企业、机构、平台、项目等创新资源,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国内乃至全球的产业高峰。”吕鹏说,青岛将围绕微电子、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轻型航空动力、仪器仪表、能源与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方向,通过“双招双引”和政策扶持,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营造最优生态,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全市迎来大开放大发展的大势面前,必须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牢牢抓住创新创业生态营造这个关键。

在全市深化流程再造的大变革中,全市科技系统针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聚焦全市科技创新重点产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立局区(市)会商专项,旨在精准挖掘创新需求,培育能够在全国排到前一两名的头部企业;提升科技服务效能,压缩服务办理时限,对办理免税的技术开发和转让合同实行当天办结,对其他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及服务合同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理时限由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平台化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工作机制,简化事前程序,优化事中监督,强化事后评价,实现价值倍增。“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凸显,全市的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吕鹏说。

资本,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加速器”。站在开放发展的新风口,我市集中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集群,用资本的力量撬动人才集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今年5月在我市举行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之后,我市的投资佳话不断上演,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成立,首期120亿元资金预计将撬动400亿元规模的高端科技产业化项目;深圳前海母基金与市科技局、崂山区、高新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与市场对接,与资本握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让青岛海洋创新策源地的优势更加得以凸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牵头实施“透明海洋”和“问海计划”,支撑我国海洋监测探测装备研发和装备国产化,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已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集聚中科院13家涉海研究机构打造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已经梳理出328项科技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获批上市在全国引发轰动,青岛把自己的海洋优势放大到世界的舞台之上。

创新发展的因子,正全面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肤;科技引领的担当,筑就了这座城市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基石。今天的青岛,正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搞活一座城”的嘱托,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最前沿,以更加全球化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眼光眺望未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奋力书写更加绚丽的时代华章。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二维码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