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玲珑光,新秋著红妆。时下的平度旧店镇,漫山遍野的苹果为秋日点缀出红的色彩,迎来满目的丰收。作为山东省陆域面积第一的镇,旧店镇面积400平方公里,是青岛市果品强镇,苹果种植面积达7.6万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苹果1.6亿公斤,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先后被确定为“青岛市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果品科普示范基地”和“中国优质苹果基地乡镇”。
打响品牌 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旧店苹果好吃早已名声在外,主要得益于我们这里有一方好水土。”青岛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冠军说,旧店镇位于平度市东部,独特的山地丘陵地貌,为苹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旧店苹果产区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甜度高,果味浓郁、外形漂亮,不仅国内的客户喜欢,众多外国客户也慕名而来。眼下,旧店苹果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美国、俄罗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农产,旧店苹果在今年3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此前,已先后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是全省乃至全国苹果产业的排头兵。”旧店镇党委书记孙秀泽介绍,来到旧店就能感受到果农对种植技术改良与升级孜孜不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果农专注于提升种植技术,改善苹果口感、外形,让旧店苹果“身价”不断上涨。如今,旧店生产的苹果已经有早、中、晚熟三个系列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7.6万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苹果1.6亿公斤,年产值超过10亿元。
精心栽育 个大味甜产量高
在苹果的甜度上,旧店果农也是下足了功夫。“我的苹果种在山地上,本身含糖量就比一般苹果高,多年来一直不断改进肥料配方,苹果常见的含糖量在13、14度,我的能达到近19度。”果农王付江告诉记者,他种出的苹果曾在“青岛旧店苹果展示交易会”拔得头筹,不少果商在尝过他家苹果后,都纷纷涨价收购。
“我种的苹果新品种‘西施红’,果径能达到80毫米,比普通的红富士贵出不少,许多新疆、甘肃的果农专程赶过来,购买苹果苗嫁接或栽培。”旧店西司家庄村的果农刘福宾骄傲地说。
旧店人对于果树“关照有加”,有的果树树龄虽然很高,但结果一点也不“倚老卖老”。在旧店九山后村的果园里,至今还有1956年的果树,树龄已经63年,仍然枝繁叶茂,每年结果150多公斤。据村民隋恒君介绍,通过采取树干桥接、高接换头、品种改优的方式,将原来的老品种国光改为优良品种红富士。每年还从内蒙古调拨羊粪,秋施基肥,冬季刮除树干老翘皮,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来保证果实含糖量。
主动转型 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旧店苹果身价的抬升,还得益于旧店农民由传统的“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
据悉,旧店苹果在当地经过深加工后,摇身变成的果脯、果干产品,身价能翻十倍。青岛宏瑞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杰是旧店镇苏格庄人,他算了一笔账:平均3斤苹果能制出1斤果脯果干,每斤苹果的收购价2元,每斤果脯果干出口能赚60多元,也就是说成本6元的苹果经过深加工后,身价涨了10倍。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中国果脯食品行业标准引领者,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泰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英国等几十个国家。
近年来,旧店镇委、政府坚持把苹果产业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相结合,致力于种好优质苹果、讲好苹果故事,大力实施旧店苹果“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战略,创新举办了“十大旅游商品”“十大最美家庭”“最大最甜苹果争霸赛”等活动,叫响旧店苹果“中国驰名商标”的金字招牌,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支柱产业、希望产业。旧店镇紧紧围绕“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主题,由生产端入手,从供给侧发力,邀请全国有关苹果生产基地、行业主管部门、果品营销及加工企业、果品批发市场,开展了产业发展论坛、品牌带动、营销对接、招商治谈等活动,搭建了苹果产销合作平台,实现了从规模优势向品牌化、区域化集约高效模式的转换。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孙科强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