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科研项目的成长沃土,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一批批优质项目。然而高校更专注于项目的升级,对产品转化则是知之甚少。这也使得优秀项目“走出”实验室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在青岛高新区有这样的一个孵化器,它专门为高校项目转化而生,通过链接多方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为优质项目插上腾飞的翅膀,这就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大学科技园有在孵企业33家,通过精准孵化的服务模式,园区将带领这些企业一同成长。
强强联合发挥高校优势
面朝祥茂河,西临汇智桥,两排红色的楼房隔着中央广场相望,这里就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大学科技园)。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孵化负责人靳志柏介绍,大学科技园是以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联合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按“一园多校”模式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10月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启用以来,大学科技园从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出发,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人才优势,聚焦高校项目引进。
每年夏天,岛城沿海一带会漂来大量浒苔,这一条条绿油油的藻类不但影响美观、阻碍航道,腐烂的浒苔还会散发异味,给岛城带来巨大困扰。2018年6月18日,青岛海大生物集团(以下简称海大生物)青岛高新区总部研发基地正式入驻大学科技园,并找到了浒苔的解决方案,公司将浒苔打捞起来,加工成海藻肥。原本“一无是处”的浒苔摇身一变有益的肥料,大伙直竖大拇指。去年夏季降水激增,枣庄地区涝灾严重,海大生物将海藻肥送到当地,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海大生物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联合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龙头带动形成产业生态
“高校做好科研、我们提供服务,大家各自做擅长的事,从而实现最好的效果。”靳志柏告诉记者,成立至今,海大生物企业技术中心现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主持和参与主持了几十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藻研究及应用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如今的海大生物已经从一个初创小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站在祥茂河畔向大学科技园望去,海大生物的标志显而易见,标志之下的园区B组团就是海大生物打造的“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创新园”,如今这已经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案例。
除了将自身发展好,海大生物正着手引进上下游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与此同时大学科技园也正以海大生物为核心,围绕海洋类优势产业进一步对接各股东高校相关优势资源,推动创新要素聚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良好局面。“我们不光要发展好一个企业,更要打造‘园中园’,让像海大生物的这样实力强的企业起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聚集上下游企业在此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企业高低搭配、协同拉动自身和园区发展。”谈起对企业的成长规划,作为孵化总负责人的靳志柏已有了成熟的想法。
用心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像海大生物的这样的企业,在大学科技园并不是少数。2017年,大学科技园引进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塔波尔机器人),自与企业签订孵化协议以来,园区在产业政策支持、科技服务、高校资源对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用无微不至的服务帮助这棵“小树苗”成长。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2018年,大学科技园开始着手帮助塔波尔机器人申请规模以上企业。由于企业对政策信息了解不透彻,大学科技园就承担了准备申请的一揽子工作。从前期收集政策支持文件,到配合企业与相关科技服务中介对接,大学科技园“忙前忙后”全程帮办,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规模以上企业的认定。
为帮助塔波尔机器人进一步发展,2018年下半年起,大学科技园积极引导企业筹备上市。为了保证上市成功,大学科技园与塔波尔财务总监及管理人员密切沟通配合,从省市区各层面政策支持配套出发,对接青岛市和青岛高新区相关科技部门对企业进行重点政策支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大学科技园收到一份特殊的邮件:“关于同意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这份文件带来的正是塔波尔成功新三板上市的好消息,该企业也成为大学科技园第一家自己培育孵化的上市公司。如今塔波尔机器人年产值已经从几十万跃升为2亿,大学科技园也正继续探索,帮助企业申请主板上市,让企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完善机制做好高校文章
培育的企业已经渐渐结出了果实,但大学科技园的期望并不止步于此,未来的孵化方向将不局限于高校科研项目,对创业者持开放态度,努力培养更多项目。对于企业和园区的发展,靳志柏心中已经有了蓝图:“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园区发展的新模式,未来希望能够对孵化企业持股上市,通过推动园区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和园区共生共赢,使大学科技园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辐射带动作用。”
接下来,大学科技园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服务配套齐全的企业营商环境。大学科技园D组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将投入使用,为大学科技园及青岛高新区企业的学术交流提供会议、客房、健身娱乐等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科技园的服务层次和辐射影响力。
“同时,我们要加大招商力度、做好高校文章。大学科技园未来将结合青岛市‘双招双引’攻势作战方案、青岛高新区六大主导产业方向及高校发展需要着力做好高校文章。我们不会去‘铺摊子’面向很多项目,而是采取精准孵化的模式,通过对孵化企业的重点培育促进成果转化。”靳志柏表示,大学科技园将引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及优势学科的科研院所,形成产业聚集高地,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架起高校科技成果与在孵重点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桥梁;探索科研单位对企业亟须攻克的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未来三到五年园区将围绕园区企业需求,尤其是特色产业技术需求,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培训平台,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企业服务体系。
(消息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