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崂山脚下的石老人静静矗立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青岛一点点长大的样子。70年峥嵘岁月,70年玉汝于成。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构建“大青岛”一直是这座城市最为执著的梦想。
从胶州湾东岸狭窄的南北带状发展,到东移西跨北扩迈向湾区,再到桥隧联通青黄红擘画海湾型城市,青岛的格局愈发宏大壮阔。辖区面积从解放初的210平方公里拓展到1.1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817公里。在世界城市版图上,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一个湾区型国际大都市呼之欲出。
扩容,从“城区”到“城市”
从高空俯瞰,昔日的青岛只是偏居胶州湾东岸的一条带状城市,仿佛一叶扁舟探入大海。彼时的青岛给世人的印象仿佛只是康有为先生眼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的安逸小城。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解放初期,青岛辖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7区,总面积仅有200余平方公里,与现在的市南、市北和李沧区相当。而胶州湾北、西侧的陆地、岛屿,全都不归青岛市辖,分属胶南、胶县、即墨三县。
在解放后的十几年里,青岛的行政区划如同大海的潮汐一样频繁变动,不断有区域撤并,也不断有区域投入或离开青岛怀抱。1951年8月,四沧区、浮山区被撤销,新设立四方区、沧口区。1962年12月,台西区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市南、市北区。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作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解放初期还并不归青岛管辖。直到1951年6月,原属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才划归青岛,改称崂山郊区办事处。两年后,崂山郊区办事处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直到1961年10月,“郊区”二字才被拿掉,设立崂山县。
引发青岛辖区面积大变化的调整,始于1958年。
1958年底,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县以及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3年,1961年5月,即墨县、胶南县、胶县又再次划出。至此青岛市辖区面积一直保持在950平方公里,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那轮区域调整。
1978年11月,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南县及胶县的大部分重新划归青岛市管辖,新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其辖区包括由胶南县划出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青岛全市总面积迅速扩大到约6000平方公里。
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所属的平度县和烟台地区所属的莱西县划归青岛。至此,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青岛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区划由此分为市南、市北、四方、沧口、黄岛五区及崂山、即墨、胶县、胶南、莱西、平度六县,全市总面积达到10654.1平方公里。
1987年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至此,青岛市所辖6个县全部撤县设市(县级),成为全国第一个二级城市群。
城市的每一次蝶变,都源于现有的区划已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的这次扩张,基本勾勒完成了大青岛的雏形,给青岛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资源,也为青岛后来一跃成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品牌之都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突围,从“半岛”到“湾区”
岁月的坐标来到上世纪90年代,尽管青岛全市面积“破万”,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腹地,但相较解放初期,青岛发展布局,尤其是市区布局仍集中在胶州湾东岸的南北狭长地带。市街以大港为中心,北至白沙河,南至南海沿,整体上沿胶济铁路呈带状发展。
那个时候,青岛的市区人口已经由解放初的64万人,增加到100多万人,逼仄的空间让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空间都相当紧张。房子是团结户、进门就是卧室、家家户户装吊铺都是当时市区生活的真实写照。
受制于狭长空间,南工北宿的整体格局让人们在通勤道路上耗费了大量时间。那时候,每到早晚高峰期,中山路、辽宁路、杭州路这条南北交通干道上挤满了上下班的工人。
而在此之前的1986年,青岛市成功升级为计划单列市,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几近
饱和的老城区成了城市经济腾飞的负累。
规模宏大的青岛建置百年纪念活动余温尚在,1992年,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出:青岛要出让栈桥附近的黄金地段市级机关办公楼,政治中心迁到东部。
东迁让青岛走出了老城区92平方公里的狭小“围城”,开始了新百年的跨越。
此轮调整,青岛的总地盘没有变化,却让青岛的城区面积大大增加,直接带动了青岛东部城区的飞速发展。1994年上半年,在市辖区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将台东区、市北区、四方区吴家村街道和错埠岭街道合并,加上崂山区中韩镇的一部分,设立新的市北区;将四方区往北扩大到李村河南岸;将沧口区剩余部分与李村镇合建为李沧区;将崂山区作大的调整: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四处乡镇组成新的崂山区,原崂山区北半部的8处乡镇组成城阳区,一部分合并到李沧区。
调整后的新市北区面积大了,也给大手笔的规划提供了空间,浮山后从此发展起来。新行政区划调整后,以前的崂山区从郊区调整为市区,崂山区迅速成为一方热土。这一轮调整为建设“大青岛”注入了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为青岛的环湾发展奠定了基础。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然而一直以来,这处海湾对青岛的发展似乎都是一种阻隔,交通的不便让位于湾畔的城区仿佛不在一个城市。“青黄不接”的尴尬让青岛人急于寻找突破半岛型城市局面的路径。
2003年,青岛提出构筑“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一线”指的就是在这一年开工的滨海公路,青岛、黄岛、红岛、琅琊、胶南、鳌山、田横七大组团沿这条大道东西向展开,首次形成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的“跨湾”发展格局。
“北进”战略同样进展显著,2006年,国务院批准在胶州湾北部扩大高新区面积9.95平方公里。也正是在这一年,为了给向西、向北拓展的“跨湾”发展提供支撑,青岛海湾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几乎同时破土动工。紧接着,青岛开始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规划范围由即墨、胶州、胶南等城市内圈层,扩张至莱西、平度等外圈层。新世纪之初的这轮城市布局,以“合抱”之势使胶州湾成为城市的“内湖”。
前行,从城市崛起到国家战略
青岛迈向更高格局城市的步伐没有停住。
2012年12月1日,青岛市再次迎来区划大调整:撤销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以原黄岛区、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这轮调整剑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质量发展,“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发展规划拉开城市空间大框架,东岸、西岸、北岸三城激发了全域发展的新引擎,一座海湾型大都市跃然而出。
合并后的新黄岛区在2014年6月3日,成为第九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从此,西海岸新区成为了青岛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不论是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GDP总额都是青岛市的龙头。
这轮调整拉开城市空间大框架,东岸、西岸、北岸三城激发了全域发展的新引擎,青岛的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带来源源不断、澎湃喷涌的内生动力,成为这座城市经济成长、壮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