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让科学跑赢谣言

“洗澡先洗头,会晕倒在浴室”“矿泉水暴晒后成毒水”“传销将合法”……这是微信官方辟谣平台发布的“八月朋友圈十大谣言”里的内容,您“中招”了吗?近日,由中国科协、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科学辟谣平台”在京正式启动。权威部门联合,辟谣有了“国家队”,令人欣喜。

当前,中国网民规模达8亿多,每天有7.5亿人在刷朋友圈。网络已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损害公众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亟需有效治理。

让科学跑赢谣言,需要加强辟谣平台的权威性。有的谣言,人们看起来极其荒谬、危言耸听,却抓住了部分人的心理,得到广泛传播;有的谣言,人们一时辨认不清真假,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转再说。当真实、理性的声音缺失,造谣者就有了表演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辟谣“国家队”如此重要,它是权威性的代表、公信力的保障。据报道,科学辟谣平台专家库首期邀请516位权威专家入驻,涉及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生物、农业技术、航空航天等14个领域。权威专家及时出手,才能撕破谣言虚假的面具,挤压其生存空间。

让科学跑赢谣言,需要加强谣言治理的技术手段。政治类、娱乐类、养生类……如今,网络谣言数量繁多、种类复杂、不易辨认、病毒式传播,它们在不同群组散发蔓延,往往比真相跑得更快,这也对谣言治理的精准识别、溯源、阻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处理必不可少,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更有利于形成“广泛汇聚、科学解读、矩阵传播、源头阻断”的辟谣机制。辟谣“国家队”汇聚了最佳资源,在技术抗谣上也必须下足工夫、做好防护。

让科学跑赢谣言,还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谣言治理不能仅盯着已生成的谣言穷追不舍。心理学研究证明,辟谣之后人们反而容易加深对谣言的印象,这说明从源头上阻断谣言接触非常重要。做好科普工作、提升公众素养,让每一位公民自身筑起谣言的防火墙,在全社会形成不信谣、不传谣的良好风尚,科学辟谣平台任重道远。(文/叶 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