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数在增加,但人们去的地方并未增加。”近日,在甘肃敦煌举行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指出,近年来,中国各地游客对于世界遗产地“必须看”的心态,导致旅游业增长,而许多其他重要遗产地由于缺乏游客而苦恼不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评选备受各级政府和公众关注,在国内掀起了“世界遗产热”。2019年7月,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作为文明古国和自然景观丰富的大国,中国获得这样的荣誉当之无愧。
由于世界遗产的深入人心,很多游客在规划旅行线路时“按图索骥”,优先选择世界遗产名录上的景区“打卡”。这或许无可厚非,因为绝大多数世界遗产,都伴随着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而且,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展公众教育、文化传播和旅游并没有必然的冲突。
不过,将世界遗产等同于对旅游景区的“认证”,也可能让人失望。因为世界遗产的评选并不是以旅游价值为标准的,而是旨在保护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随着中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丰富,游客或许会觉得一些世界遗产“不那么好玩”。比如,今年新晋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其历史文化价值要远超所谓的“可玩性”。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世界遗产都适合向大众游客开放。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非法穿越活动。可可西里平均海拔高,有着特殊的生态和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人类活动越少,对可可西里的保护也就越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休闲社会的到来,旅游日益成为公众的普遍生活方式。但是,中国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依然存在单一化的认知。过度依赖流行的榜单,包括世界遗产、5A级景区等官方层面的认证,造成了旅游目的地单调、部分景区游客过于集中,而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的问题。
世界遗产不等于最佳旅游目的地,而优质旅游目的地也未必符合世界遗产的要求。实际上,一个国家世界遗产的多寡,不仅跟该国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存在密切关系,也与综合国力、对世界遗产评选的认同度有关。尼泊尔仅有4项世界遗产,而被誉为世界顶级徒步路线的安纳普尔纳大环线(ACT)并不在其列,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全球游客的吸引力,更无损其“一生只见一次”的壮丽景观。
就国内而言,世界遗产的光芒,也可能让同样具有特色的景区“黯然失色”。为了保护洞窟和壁画,敦煌莫高窟景区实施限流,旺季时刻一票难求。其实,为领略敦煌艺术的精妙,不一定非到莫高窟不可。毗邻敦煌的瓜州榆林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容低估,却经常门可罗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世界遗产旅游的饱和,游客要善于发现和欣赏那些“小而美”的风景。
持有世界遗产“必须看”的心态,未必能真正促进世界遗产的保护。尽管万里长城作为一个整体被纳入世界遗产,但多年以来,游客趋之若鹜的只有北京郊区的八达岭长城。这无疑是一种片面认识,对于长城的整体保护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与八达岭日趋成熟的配套措施相比,许多地方的长城依然面临风雨吹打和人为破坏的威胁。也许,“不到长城非好汉”始终是中国人信奉的格言,但长城不是只有这一处,没必要扎堆挤到八达岭山脚下。
随着人们旅游心态的成熟,旅游分众化的趋势逐步显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人喜欢阳光、沙滩和潜水,那就到海边度假;有人喜欢雪山、森林和徒步,那就到深山苦旅。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制订下一个出游计划的你,不妨从世界遗产名录和形形色色的旅游榜单中解放出来,追随自己的内心,发现适合自己的“秘境”。(作者:王钟的,系媒体评论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