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青岛力争到2021年博物馆数量突破120家 

    更新时间:2019-07-18 09:53  

7月17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情况的报告。据悉,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市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全市控规,实行“一张图”管理,实现了与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多规合一”。“博物馆城”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博物馆100家,实现了每9.4万人就有一处博物馆的目标。近三年来,全市博物馆举办展览活动1000余项,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超过600次,参观总人数近2000万人次,走进博物馆日益成为我市市民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一步,我市将创新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推动文物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完成《青岛市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公布一批红色文化遗产名录,修缮一批红色文化遗产旧址,发挥革命文物在红色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二是全力推进青岛老城区申遗工作,完成老城区申遗可行性研究,着手开展老城区文物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万国建筑博览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打造我市老城区保护和城市文化展示的重要品牌。同时,大力推进“博物馆城”建设,积极申办2020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继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博物馆,力争到2021年我市博物馆数量突破120家,将“博物馆城”融入国际时尚城建设,让更多博物馆集聚“时尚”元素,打造“可深情触摸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初审意见,一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要从保护与利用割裂的路径,向保护与利用有机统一的新路径转变。要充分利用我市近代文物史迹、近现代优秀建筑以及文化名人街区等独有的文化特色将青岛打造成一个有内涵、有文化、有情怀的城市。二是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教育、旅游等各类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造“文物保护利用+”新业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我市的扶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相结合。三是激发博物馆活力,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博物馆的规划引导,使各家博物馆能够形成自身的展览、教育和文创特色;另一方面要整合博物馆资源,扩大展出量,释放博物馆的整体活力。要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和青少年教育、文博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创新实践,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责任编辑:荣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