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苟且”一时的流量造假结局?

核心提示: 近日,数据造假的幕后黑手已经接受了法律的严惩。

提及粉丝,浮现在人们脑海的往往是热衷于参加偶像见面会、积极购买偶像唱片和作品,为偶像投票打call的群体。

在颇为遥远的“超女时代”,粉丝与偶像之间还充满着单纯的情感连接和相互鼓舞的正能量。然而随着近日明星微博“1亿转发量”的幕后黑手“星援”app被端,流量明星流量造假的猫腻被扒出,公众惊觉,粉丝与偶像的互动方式已变了味道,并大有走向畸形的趋势。

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决定艺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似乎不再是艺人作品的优劣,而是流量这一硬通货的多寡。曾经传统意义上的文娱产业,人们消费的是为明星赢得行业声誉的、他们参与创造的实实在在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在今天,只剩下流量的泡沫。

制片方、广告商依据粉丝数、话题热度来筛选艺人,有的视频平台为了吸引更多会员,自制影视综艺作品时将是否有流量明星加入作为重要考量——艺人的行业地位、吸金实力直接跟流量挂钩。于是流量造假简单粗暴得成为一种行业通行规则,以“星援”app为代表的幕后黑手形成了一条能造就漂亮流量指标的成熟产业链。

借助这些app,粉丝领取“刷量”任务,绑定多个微博账号参与流量造假,为爱豆“刷榜”、集资送爱豆上热搜,实现爱豆微博的转发点赞评论数翻倍。

为了给心爱的偶像造势,粉丝和经纪公司参与数据造假的花式玩法令人目不暇接:电影没人看没关系,可以“锁场”;单曲不好听没关系,可以刷榜;没有话题、无人关注没关系,集资送爱豆上热搜;帖子的转发、点赞、评论都可以用钱翻番……

流量背后,明星和粉丝结成了利益绑定的共同体。明星与明星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共同陷入了流量的攀比和较量。他们与经纪公司、广告商、制作方一道,在社交网络的舆论场域内吹起流量泡沫,成功抢占网民的注意力资源。

借助一些流量造假工具,粉丝群体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甚至从幕后来到了台前,深度参与到明星形象的运营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公共舆论的走向,影响了行业头部资源和利益的分配结构。

被流量泡沫推到高位的年轻明星沉醉于数据带来的幻象,其所能获得的演艺机会、行业地位,不依赖个人表演张力,反而依赖粉丝和推手的造势实力。

长此以往,尝到甜头的明星经纪公司想要继续经营的不是作品、不是对明星艺能的训练和培养、不是对明星艺德的引导,而是关于数据的生意。年轻的俊男靓女们想要修炼的不再是演技、唱功本身,而是吸睛、黏住粉丝、让流量膨胀的本领。一定程度上,这些本有一技傍身的明日之星,在一片数据废墟之中荒废了自己,断送了靠实力赢得观众的可能性和更长久的发展之路。

因追星而起的流量造假愈发猖獗,也严重干扰了行业秩序,制造了不少业内丑闻。据媒体报道,某流量明星出演的作品靠水军刷出的人气评上专业奖项,使奖项公信力遭到公众非议;某艺人参演的院线影片因粉丝“锁场”上万场影响了同期上映佳片的排片,使影院和其他制片方蒙受经济损失;某男歌星新专辑上线后被粉丝集资打榜送上iTunes榜冠军,将斩获格莱美最佳唱片奖和三次全美音乐奖的美国歌手挤出榜首,使中国歌手的实力和声誉饱受海外质疑。

在声势浩大的追星运动中,为了完成与爱豆的情感连接,粉丝们不惜淘金、无视社会秩序和行业的运行规则,与数据造假公司合谋,将被流量泡沫催发起来的偶像送上领奖台,送上主演宝座,也将他们送进舆论的漩涡。

近日,数据造假的幕后黑手已经接受了法律的严惩,涉案app的主犯被北京警方批准逮捕。然而,流量造假对行业的危害还在继续:在今天,当提到某位流量明星,我们很难联想到他们的代表作,和他们精湛的演技、高超的唱功。我们想起的往往是他们的花边新闻,他们的刷榜纪录。对明星而言,这是一种成就还是一种毁灭?

脱离了打造影视和音乐精品的定力和实力,失去了良性互动的行业生态,以流量论英雄,数据泡沫裹挟的视频平台、唱片公司、制片方、社交平台都将被眼下的“苟且”,遮蔽长期发展的视野。(张漫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