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耙子挖蛤蜊、挥动铁锹撬海蛎子、撑着袋子捡香螺……这里就是一年一度的蛤蜊节现场。4月30日,第十六届青岛红岛蛤蜊节盛大开幕,本届蛤蜊节持续至5月5日,为期6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赶海拾贝、生态观光,品尝原汁原味的海鲜美食,过一个休闲的五一假期。蛤蜊节期间红岛五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7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50%和51.3%,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新突破。
蛤蜊一挖一大袋
4月30日上午九时许,第十六届青岛红岛蛤蜊节盛大开幕,主会场红岛休闲渔村附近一片热闹景象:有的正蹲在海滩上挖蛤蜊、有的手拿铁锹在礁石上撬海蛎子、有的撑着袋子在岸边捡香螺,同行的市民三两一堆,一边挖蛤蜊一边笑着交流经验,海滩上欢声笑语和叮叮当当的铁锹声不绝于耳。虽然正值工作日,现场还是吸引了不少市民专程前来赶海。家住李沧区的王本虹一大早就开车来到了红岛,作为第一批进门的游客,她从来到海边就没闲着,一直蹲在海滩聚精会神地挖蛤蜊。“我这是第一次来还没大有经验,本来觉得可能没多少蛤蜊,使小铲子一挖还真不少,这不,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挖了这么一袋子。”说话间,她提起袋子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记者上前拎了一下得有三斤多。
红岛地处胶州湾北端,海水良好,滩涂广阔,海产品资源丰富,是海上捕捞、滩涂拾贝的最佳地区。红岛是胶州湾杂色蛤的主产地,湾内有适宜蛤蜊生长繁育的各类浮游生物及丰富的营养盐,产出的蛤蜊以肉质鲜美、产量丰富而闻名。每年三月中旬开始,指甲大小的蛤蜊苗在渔民的运送下撒向大海,经过一年的生长,小小的蛤蜊苗摇身一变新鲜肥美的大蛤蜊,成为市民尝鲜的首选。
海蛎子小香螺成“彩蛋”
五一到,蛤蜊肥。经过一年的生长,红岛蛤蜊迎来了收获旺季,一年一度的蛤蜊节也已提上日程。红岛蛤蜊节自2004年至今,已举办十六届,每年蛤蜊节持续时间一周到半月不等。
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于彩秀介绍,挖蛤蜊也有小技巧。“来之前要注意潮流变化,还得穿水鞋、带好工具,挖蛤蜊比较常用的就是小耙子,没有的用自己家照顾花的铁锹也行,礁石上的海蛎子就可以用铁锹往下撬。”于彩秀说,工具准备好了,找蛤蜊也有小窍门,新鲜蛤蜊向外吐水会在沙滩上留下小孔,要是看到有小孔用耙子抓几下,一挖一个准,如果是在礁石上小孔不明显就可得多费功夫仔细找找了。由于蛤蜊壳内部有沙子,市民回家时可以将蛤蜊泡在海水里,这样更有利于蛤蜊吐出沙子,一般一晚上沙子就能全部吐干净,这时就可以上锅烹制、享受新鲜的蛤蜊宴。
海滩上挖蛤蜊的游客忙得热火朝天,岸边礁石上的游客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市民刘文斌正蹲在礁石上聚精会神地搜寻什么,走进一问,原来他是在捡香螺。这些指甲盖大小的小香螺“潜伏”在礁石上和礁石融为一体,要找起来还颇费眼力,但是只要找到了这些小香螺用手轻轻一抠就掉,一点都不费事。“别看这些香螺个头不大,下锅一煮那叫一个香,什么佐料都不用加,熟了之后用牙签挑着吃,再配上两瓶啤酒真是享受。”刘文斌说,海边的礁石上还有海蛎子,现在也正新鲜,用小铲子可以轻松撬下来,回家蒸着吃也是非常鲜美。
“抱团”发展创游客新高
第十六届青岛红岛蛤蜊节自4月30日到5月5日结束,历时6天,五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7万元。与去年蛤蜊节相比,分别增长50%和51.3%,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新突破,获得圆满成功。
今年蛤蜊节,在充分借鉴前几届经验的基础上,街道加大旅游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环境、优化交通网络,同时加大对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街道旅游软硬条件均上新台阶。同时,为深挖红岛旅游潜力,街道以蛤蜊节为契机,实行休闲渔村和韩家民俗村、青云宫景区联合经营、抱团发展,收到良好市场效果,游客量暴增三四倍,极大地推动了集体和景区增收,不仅实现了经营方式的新突破、旅游产品的再升级,还进一步丰富了红岛旅游的新内涵。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