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东海药业成微生态拓荒者 三大核心开拓国内微生态产业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9-05-06 09:45  

东海药业车间内。

长期以来,医学领域有着一个共同认知:医学发展史上曾犯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错误,就是过度重视人体自身的器官以及基因,忽视了由共生器官——人体菌群营造的人体微生态的重要性,如同当年不重视自然生态环境而造成的环境恶化一样,致使人类对诸多疾病,如类风湿、湿疹、孤独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以及肠癌等的起因认识不到位,造成了对这些疾病在预防和治疗上一直没有有效的措施。

作为我国著名微生态专家、国家医用微生态制品工程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崔云龙多年来一直在呼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微生态就是保护健康”。他创办的青岛东海药业,带领创研团队经过多年艰苦攻关,成功创研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有效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及相关疾病的新一代微生态药品。

保护“人体微生态”求健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1979年一次出差时,得了急性腹泻,用黄连素治疗后留下了经常腹泻的病根。多年来,顽固性腹泻给袁隆平的工作带来了无尽烦恼。 2006年5月,崔云龙偶然得知袁隆平腹泻多年久治不愈的情况,就给他寄去了阿泰宁,这是在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支持下研制成功的国家级“酪酸菌”新药。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袁隆平27年的顽固性腹泻基本痊愈。

为何慢性腹泻患者使用黄连素等抗菌药治疗很难根治?崔云龙解释说:“由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人体微生态遭到破坏,这也正是慢病高发的原因。”健康的肠道黏膜菌群就像绿色的植被一样,占满了肠道壁,而如果人体微生态失衡则会造成百病丛生。

崔云龙介绍说,目前已发现在人体内外共生着数千种共生菌,形成了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肠道、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其中约85%定植于肠道;在人肠道内至少共生着千余种菌类,数量高达100万亿,重量超过1公斤,被称为人体第九大系统。它们共同参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决定营养吸收和代谢,对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该汲取生态破坏造成环境恶化的沉痛教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人体微生态平衡。”崔云龙表示。伴随着微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新的适应症开发、人体微生态知识和科学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用药习惯的改变,仅微生态药品拥有的市场规模就至少在7000亿元以上。而且,随着人体微生态产业的拓展,可能形成万亿乃至几万亿的微生态产业链。

超前的前瞻预判能力

早在1986年,崔云龙前往日本学习分子生物学,留学期间他发现日本人治疗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疾病会优先使用微生态制剂,而不是抗生素,这与我国治疗疾病主要依赖抗生素的情况完全相反。为了弄清这一差异,崔云龙一头扎进了微生态制剂的考察与研究。

通过探索和研究,崔云龙认识到,人体微生态状况决定了人的健康与生命。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我国许多民众肠道菌群严重失调。传统的中西医理论囿于疾病末端开展治疗,尚未认识到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对慢性腹泻、溃结、肠癌、糖尿病、肥胖、抑郁、湿疹等多种慢病无能为力,治标不治本,效果差、复发率高,令医生头痛、患者痛苦。

另一方面,崔云龙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我国市场上零星的几种微生态制剂均存在“菌株落后、不耐室温、活菌数少、效果差”等问题,由此,他下定决心去创研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我国特有的新一代微生态药物。

国家入资加快实现产业化

1990年归国后,崔云龙创建了北京东方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建新药创研团队,开始了新一代替代抗生素、消除肠病及并发症的微生态药品创研,这家公司就是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 1997年,东海药业成功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药用酪酸梭菌,这也是我国第一株治疗腹泻、肠炎的药用酪酸梭菌菌株,生产的相关药品一举打破了日本在微生态制药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垄断局面。

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出了能对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便秘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6种微生态药品(国家一类新药2个),占我国微生态药品总数的1/4,获得美国新药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持制定了微生态药品国家标准6个。1999至2003年期间,东海药业创研团队开发的4种微生态药品相继被科技部列入863项目,还有两个项目赢得了创新基金。

为了发展家乡、造福父老乡亲,2003年,崔云龙带了四个微生态新药证书从北京回到青岛,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建设了我国首个国家微生态药品产业化基地——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将自主创研的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系列微生态新药成果应用于实践,实现了微生态药品产业化。目前公司占地280亩,拥有GMP车间6个,正在建设的综合性可视化车间6个,产业化水平居国内前列。

2005年6月,青岛东海药业顺利完成了四个产品的试生产,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验收,获生产许可证和GMP证书,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日本的国际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酪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药品的国家。2005年下半年,公司进入试产试销阶段。从归国创业、一门心思投身微生态医药事业,到收获成果、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从药品研发到实现产业化生产,崔云龙用了十五年时间才走完这条孤寂且艰辛的科研转化之路。

众创模式开拓全国市场

之后,青岛东海药业进入了市场开拓阶段。解决了技术和量产问题,如何进行推广销售是新药普遍面临的又一难题。经过一年多的试产试销,崔云龙决定采取众创的商业模式,即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进行药品的创研和生产,然后与具有成功市场运作经验的优秀营销团队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将公司的系列产品在全国进行大规模推广。

截至目前,青岛东海药业已与全国三百余家认同学术推广和公司产品的优质代理商合作,初步构建起了全国医院营销网络。通过临床应用和学术推广,公司产品迅速获得了临床医生、专家和患者的认可。

鉴于4种产品的良好疗效,2007年至2009年期间,阿泰宁、常立宁、宝乐安、爽舒宝相继被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8年,青岛东海药业还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至2010年,公司已连续获得国内外多项专利,逐渐构筑起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多个产品获得了独占市场保护。

之后,公司还组织拍摄了世界首张微生态科教片,主编了世界首本酪酸梭菌专著和国内外首本儿科微生态学基础读物,使得青岛东海药业在微生态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2012年,结合当下的市场学术推广成果,公司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整合学术推广研讨大会,正式面向代理商推出全方位多角度的保姆式培育体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

未来规划:

3至5年打造青岛微生态产业“航母”

据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健康产业必将井喷式发展,微生态产业作为促进健康的重中之重,也将迅猛发展。初步测算,近几年内微生态新药创研将带来7000亿的新增产值。也就是说,伴随着微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新的适应症开发、人体微生态知识和科学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用药习惯的改变,仅微生态药品拥有的市场规模就至少在 7000亿元以上。而且,随着人体微生态产业的拓展,可能形成万亿乃至几万亿的微生态产业链。

崔云龙表示,迄今为止,东海药业的产品已进入国内二级以上医院3000余家,年销售1000余万盒,实现产值3亿元。崔云龙同时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规划建设 “青岛国际微生态研究院”,争取用3至5年时间,建成世界级微生态创新平台和成果孵化器,以微薄之力助推青岛在微生态基础和药品研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全市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打造新的生物产业“航母”。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