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鲜明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为进一步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当地时间4月24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强强联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共同建设的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High-Resolution Earth System Prediction,简称iHESP)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正式启用,该实验室将汇聚三家共建机构的专业优势,聚焦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多尺度地球系统预测模拟框架,大力推进地球系统科学及相关预测,有效推动高分辨率海洋与地球系统模型的革新性发展,为科学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立新,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副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马克·巴尔托,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气候与全球动力学实验室主任让·弗朗索瓦·拉马克,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黛比·托马斯出席启用仪式并致辞。吴立新在致辞中指出,海洋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理应由全人类来分享。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全球共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致力于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科技治理体系,持续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性支撑,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正是我们打造全球创新合作平台,整合国际海洋科研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成果。希望我们以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启用为契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开拓人类海洋知识前沿、探索未知领域,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凝聚共识、形成一致行动,为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马克·巴尔托在致辞中谈道,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启用后将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入开展联合研究,增强世界范围内对地球系统内部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希望该平台能成为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让·弗朗索瓦·拉马克表示,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将有效整合三家共建机构在海洋科研与计算方面的专业优势。建成后,将提供区域尺度上的气候信息,对科学研究及政策制定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黛比·托马斯指出,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启用后,将提高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及影响的认识,为科学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治理方案,同时也将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表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共建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显示了两国科学家以海洋为纽带,促进海洋科研领域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做出的重要努力。
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启用后,将以1900年为坐标零点,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对其前后共10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高尺度分辨率的模拟计算,对全球及区域性气候进行高精度观察及预测,通过提升预测的模拟手段和效果来提高人类对台风、洪涝、旱灾等极端天气的预测精准度。通过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多尺度地球系统预测模拟框架,开发高分辨率海洋及地球系统模型,以增强对地球系统内部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帮助我们提高对全球环境变化风险及影响的认识,为科学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治理方案,也将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以台风为例,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的预测有望精确到下一个季台风的数量、分布、路径、强度等指标,这对于人类在生活生产中躲避及应对自然灾害有指导作用。目前全球气候预测模式在大气中的分辨率约为二百公里,海洋上约为一百公里;而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要打造的气候模式,分辨率在大气上将精确至约二十五公里,海洋上精确至约十公里。届时,对气旋等现象的直接模拟将更加准确直观。“我们期待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最终成为世界地球系统模拟预测研究的中心。”吴立新表示。
今后五年,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的具体科学目标包括:实现海洋中尺度涡及热带气旋分辨率尺度的气候现状集合反演和变化预测,评估和量化中尺度涡及其与大气和海冰相互作用对气候变异/变化、气候预测/可预测性的影响,为次季节至年代际尺度高分辨率全球和区域地球系统预测开发新一代的先进模拟框架。
据了解,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启用的第二个海外研究中心,也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分布式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运行近四年来,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依托平台推进全球化合作,此前,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共建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已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投入运行、发展稳步推进;与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共建的“北极联合研究中心”举行了签约仪式;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也在紧张筹备中。海外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建设是响应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有力举措,并且它们必将成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具有划时代意义。
谈及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吴立新表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树立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让海洋成为不同文明间、国与国之间开放兼容、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让现代海洋文明助力人类社会不断前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也将不忘使命,通过构建全球海洋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全球海洋领域创新治理体系,为未来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增添更多中国身影,为科学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吴立新说,“习近平主席提到,‘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空间,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滔滔浊浪,希望全球海洋科研机构与力量能高扬合作之帆,同舟共济、齐力划桨,为推动世界蓝色经济发展、海洋文化交融、增进海洋福祉,携手同行,共同奋斗,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记者 赵文源 通讯员 高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