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省首家智能计划免疫门诊在武汉市江夏区正式运营。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套全智能化“免疫接种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排队叫号、手工填单、人工取苗方式,疫苗由全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分配管理。
武汉市江夏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有了这套智能系统后,可以方便地追溯疫苗信息,杜绝出现疫苗“调包”事件。实际上,这套智能系统包括了冷链保管和可追溯接种两方面的设计。智能冰箱负责保管疫苗,确保2至8摄氏度的安全存储温度,且不受人为开关冰箱的影响;而通过扫码,则可以实现一对一的疫苗全程监管。
仅仅是通过一套智能系统,就实现了对疫苗的全程监管,这表明,技术赋能,管好疫苗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决心去管,只要真正呵护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能够想出办法来。可以说,之前在疫苗监管上的失之于宽,并非完全是缺乏管束的问题,也与监管手段跟不上有一定关系,因为手段跟不上,或者手段本身存在疏漏之处,现实中就会出现监管失灵的情形。
随着高科技、智能化的发展,通过技术为疫苗设置更严密、更坚固的防线,毫无疑问,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据披露,自去年起,全国各地包括天津、杭州、青岛等地均先后启动类似于“全流程智慧计划免疫系统”的智慧疫苗系统。相信随着更广泛的使用,相关的技术应用会越来越成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从生产、流通到接种,技术手段的延伸与覆盖,必然会让监管长上翅膀。
客观而言,智能系统的使用,也使得以往封闭的疫苗监管,具有了开放性与公平性。民众均可以通过扫码,便捷地参与疫苗监管,详细了解一支疫苗的生产厂家、规格、剂型、接种时间等,与家长以往的“懵懂”状态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当然,技术赋能归赋能,其所起到的仍只是辅助作用。再先进的智能系统,也无法代替人工在分拣、核验中的作用。这也提醒相关监管部门,疫苗无小事,要多一些主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积极的施政行为。必须看到,很多时候监管责任不到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敷衍塞责,是导致疫苗监管环节失守的重要因素。管好疫苗,根本在于先管好管疫苗的人。(作者:斯远,系媒体评论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