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齐发,青岛科创蓄势走在前列

    更新时间:2019-03-12 13:49  

围绕科技引领城建设,我市重点聚焦海洋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军民融合、科技“双招双引”等方面,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集中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集群,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环境,跑出城市发展的加速度。

科创

多场攻坚战瞄准科技引领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让我们感悟到“科学和创新的颠覆性力量”。

今年2月15日起,我市对主要用于办理免税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核、当日办结”,办理时限全国最短。科技营商环境的变化让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感受到了变化和便捷。

“与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深圳、杭州、苏州等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青岛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具有科技引领力,不仅要解决基础研究“0到1”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技术应用“1到100”的问题,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抬高标杆、高点定位、问题导向、超前谋划,打好攻坚战。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全面打响后,市科技局突出聚焦人才、资本、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难点、堵点,挖掘问题,提出举措。在谋划行动的同时,市科技局还重点对接推进项目招商引资,聚焦微电子、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推动引进中科院微电子所、国科控股、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和一批见人、见事、见成果的优质技术项目,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海洋科技呈现更多“领跑”态势

3月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题为“泛热带气候相互作用”的文章,该成果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领军科学家蔡文炬教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领衔完成。

如今,越来越多打上青岛标签的海洋科研成果走向世界学术前沿。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众多“国字号”大型创新平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凸显青岛海洋科技的支撑引领优势。

历史经验表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包括海洋领域在内,我市正以重点发展产业为导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加强科技攻关,着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用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加,总数达到3112家,占全省总数的35%,而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1.4万家,居全国第二。与深圳等城市相比,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差距明显。

在科技引领城建设中,我市将着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打造百家重点高企、扶持千家千帆企业,服务万家小微企业,开展高企上市培育专项行动,加快“小升高”“企成规”,推动科技企业队伍发展壮大。

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突破口还是要集中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集群,用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

双招双引瞄准“央企集团军”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才能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讲,最有吸引力的是创业环境。打好科技“双招双引”攻坚战,我市将充分发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际院士港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既有平台,靶向产业招才引智,加快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及智力资源,打造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的良好环境。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车等“央企集团军”,着力吸引体系内关联产业资源来青发展。

今年年初,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激励。

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还要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我们将持续引进高科技创业人才和孵化项目,通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进科技创业团队、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滕云枫表示。

院士工作站是青岛引进高端智力的重要渠道,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建站74家。市科协主席王建向记者表示,今年市科协还要争取建设10到12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和项目落地。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今年市科技局还将组织成果转化精准对接20场以上,推进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

走在科技创新前列,也就掌握了未来之钥。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来源:青岛日报)

二维码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