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跑步后脑血栓!为降低死亡率,青岛“脑卒中急救地图”升级

    更新时间:2019-02-26 10:44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腔及硬脑膜外腔出血(后两者多见于外伤后)等;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与脑梗死、脑栓塞、小中风等。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

宁波一位10岁小姑娘,

体育课跑完600米突发剧烈头痛、呕吐,

送到医院一查,

竟然发现颅内静脉窦大量血栓。

1.jpg

为什么会出现颅内血栓?

医生分析,此类意外发生很可能与此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有关。运动后身体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脑血管内血栓形成。

医生提醒,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很容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近期,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喝了一斤多高度白酒,昏睡了整整一晚,早上醒来头痛欲裂,到医院一查,确诊静脉窦血栓。

“酒精刺激血管壁,使得血管弹性减弱、管腔狭窄,另一方面大量饮酒会抑制垂体抗利尿素分泌,排尿次数增加,导致脱水,使得血液黏度增加,诱发脑血栓。”医生介绍,经常服用避孕药的人群,同样会造成身体中的血液黏稠度增加,提高脑血栓风险。

因此,这些人群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剧烈的头痛可能是脑血管闭塞的信号。静脉窦闭塞,颅脑血液无法正常回流心脏,会引发颅内高压,进而导致静脉破裂,脑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2.jpg

为降低死亡率,

青岛“脑卒中急救地图”升级

2月23日,“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版本”发布会暨溶栓地图质控年会圆满举行。

“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版本”中有23家医院入围,分别来自于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即墨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地图”还专门标出了溶栓单位和取栓单位,其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含市南、崂山、西海岸三个院区)、市立医院(含本部、东部院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莱西市人民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胶州中心医院等八家医院既是溶栓单位也是取栓单位。

3.jpg

据“脑卒中质控中心”主任、市立医院副总院长谭兰介绍,“地图”中的医院都是严格按照标准监督、遴选出的,是动态的、有进有出的,会及时除去不合格的医院,吸收符合标准的新医院入围。升级版“地图”中的23家医院将与“120”急救院前救治体系结合,继续在全市搭建脑血管疾病快速救治网络。在统一的脑卒中信息共享平台上,医院的院前急救与卒中中心的信息实现共享联动,院前急救系统与医院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据悉,2017年第一版“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发布,打造了市内脑卒中“黄金一小时救治圈”,这种专病管理方式成为了全国脑卒中管理的创新范例,最直接的效果是有超过1800例脑卒中患者在黄金4.5小时内得到救治。2018年全市溶栓病例好转/痊愈率达到80%,恶化/出血率为16%,死亡率降低至1.7%。在现场考核中,全市脑卒中救治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不要以为血管保养只是老年人的事。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不断侵袭年轻人。预防脑血管意外,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也要关注脑动脉瘤这类病情隐匿、起病凶险的脑血管病变。专家建议,35岁以上人群有条件可每五年接受一次CTA(脑血管成像)检查,排查此类疾病风险。以下是18个对血管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收藏。

责任编辑:荣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