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套街道水上公园以东、清和路以北占地200余亩的土地上,远远望去,楼座地表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5座高大的塔吊缓缓转动,3个楼座正在施工中,这里便是建设中的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安置小区。据了解,新的安置区将要建成28栋楼座,能容纳1600余户居民,预计今年年底主体部分全部完工并封顶。如今,下疃社区居民日子越过越好,精神生活也愈加丰富。
安置区预计年底封顶
当刚刚建成通车的济青高铁高速驶过时,位于正阳路以南、清和路以北的下疃社区安置区新楼也开始逐渐高出地表,现场的工人们在忙碌地施工建设中。下疃社区党支部书记崔明鹏介绍,从召开社区改造动员会后,改造工作便紧密有序地进行起来。 2016年12月,社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98%的签约率,其中安置区内的签约率达到了100%。而现在,下疃社区安置区内的平房都已不复存在,地表清理工作也已经全部完成,安置区内可以看到3座楼的架构正在积极构建中。
“新建的安置区计划占地约200余亩,划分为六大片区,共建造28处楼座,可以容纳大约1600余户。”崔明鹏说,其中1号片区规划成社区幼儿园,2号片区规划为社区文化服务一体化中心,剩余片区则为居民住宅楼。同时,社区还将在安置区的南边修建建筑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的商品用房,所收入的租金也将用于社区集体建设。崔明鹏介绍,新建安置区主体部分预计将于2019年年底完工,并完成封顶工作。
此外,为了丰富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新建安置区将与上疃社区、山角社区共同建设占地约400亩的休闲生活广场,并配备特色娱乐商业街,为居民打造出专属特色小镇。“安置区将重新设立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馆等场所,还会将社区收藏的各种票据类、证件类老物件放于村史馆中,便于居民浏览参观。”崔明鹏说。
社区舞龙队走向全国
双龙起飞、穿龙尾、做龙齿、大龙船……这些听起来陌生难懂的舞蹈动作,对于下疃社区的女子舞龙队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从之前对舞龙动作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团队协作熟练配合,如今这支平均年龄52岁的女子舞龙队伍已然成为下疃社区的特色文化队伍。在这支24人组成的队伍中,53岁的居民曹美云担当起了重要的举龙头任务。 “龙头是一条龙之首,容不得一点马虎。”曹美云说,因深知龙头位置的重要性,在舞龙队伍成立之初,她的内心也犹豫不安过。“社区把这个位置交给了我,我应该努力去试一试。”曹美云说。
就这样,随着参加舞龙的居民逐渐增多,下疃社区的女子舞龙队逐渐有了雏形,但是队伍却再次有了新难题。“大家都没有专业舞蹈基础,又从没接触过舞龙动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从零学起。”曹美云说,没有老师教,大家就上网找舞龙视频,一遍一遍学分解动作,记住动作后再练习跟上节拍摆造型。经过7年时间磨合,如今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已经成为默契十足的“一家人”,舞龙队也渐渐从社区走出青岛,走向了全国。据了解,在去年4月中国南宁武鸣举办的第十四届 “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成为全省唯一一支参赛队伍,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渔农工商多样化发展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疃社区家家户户以种地为主,种植的农作物多为小麦、玉米、大豆、地瓜等。“那时候,一家四五口只能靠着种地来勉强维持生活,根本解决不了温饱。”58岁的社区居民崔秀花回忆,她小时候去上学,都是靠地瓜来充饥,很多时候没等走到学校肚子就又饿了。那时候,由于粮食产量难以支撑当地居民生活,社区里的不少居民跟着集体的船到胶州湾、即墨等地打鱼,渔农业逐渐成为当时社区的主要经济来源。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居民开始渐渐走出社区,寻找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社区里渐渐有人干起了挖沟、建筑等副业,还有的进入镇办企业当起了工人。”崔秀花说,还有一些人则开始自主创业,社区里的个体户、私人企业也慢慢多了起来,居民的生活渐渐有了保障。而如今,在下疃社区的周围,可以看到生活用品厂、食品厂、服装厂、医疗器械厂等许多工厂已经建立起来,社区工商业逐步呈现繁荣景象。“现在青年人学历都是从中专起步,不仅符合工厂的招工岗位,工资也更有保障,生活水平自然变好了。”崔秀花说。
乡风文明生活更和谐
随着百姓物质生活变好了,下疃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走进下疃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可以看到社区为居民设立的图书室、阅览室、排练室等众多文化活动场所,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社区除了拥有舞龙队这支特色文化队伍外,还设立了广场舞队、竹板秧歌队、太极扇队等文化队伍,共吸引了160多人参与其中。”社区文化管理员崔学进说,同时社区还开展了新春巡游、夏日纳凉晚会、好声音海选、“我们的节日”系列、小戏小品创作等众多精彩文化活动,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寓教于乐,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养。
崔学进告诉记者,如今社区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邻里关系互助融洽,社区也呈现出从德向善的文明氛围。为了发掘优良家风,社区创建了“文明乡村、和谐下疃”的精神文明品牌,并每年评选“十星级文明家庭”,积极参加街道、区、市的“最美家庭”评选,让榜样的力量在社区内蔚然成风。据了解,下疃社区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社区”,2017年荣获红岛经济区 “十佳文明示范单位”,2018年获得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安保维稳工作“先进基层单位”。今后,下疃社区将继续推进安置区改造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百姓生活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
相关链接
下疃村原名“丁家庄”,相传系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丁、王二姓所建。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丁氏迁徙他乡,只有王姓在此居住。明弘治二年(1489年),崔氏祖“士贤”由青州府寿光县徙居此地,因地处上疃之下,故改名为“下疃”。下疃村位于河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2.1公里,东与上疃村接壤,西临大沽河,南与山角村毗邻,北依桃源河。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和胶马路横贯村南,正阳路通达村北。2004年9月,下疃村改为下疃社区。社区总面积为3809.3亩,社区共有居民850余户、2100余人。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