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可宣读中央、省委关于青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任职的决定。中央批准王清宪同志任山东省青岛市委书记,免去张江汀同志的山东省青岛市委书记职务。
张江汀同志另有任用。
△ 图为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
青岛迎来了一位怎样的“掌舵人”?
主城君和大家同样好奇。
在阅读了现有材料后,
主城君发现,
可以通过关于王书记的这“四重身份”,
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新任“领路人”。
1
农 民 的 儿 子
生于1963年的王清宪与其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拥有一个贫寒而艰辛的过往。
他出生于一个偏僻而贫困的乡村,小时侯,家里在生产队属于人多劳少户,吃返销粮,全靠他的父亲外出打坯烧窑的钱维持艰难的日子。
在他的记忆中,父亲苦力一生,从拉土、打坯,到烧砖窑的把式,一生都处在家庭经济重压的愁苦之下。
而在王清宪博士毕业之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四年了。王清宪曾坦言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等我们都能挣钱的时候,他却病倒了。没几年,他就去世了。”
有一次,王清宪弟弟从老家来,向他述说了一件事。
家里翻盖老西屋时,弟弟抬出母亲已经20年没有用过的织布机,要拆掉当柴禾烧。
母亲听后哭了一夜,第二天,对弟弟说:“你可以拆,要等我不在家的时候。”
弟弟的话还没说完,王清宪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
“在那些困难的年代,纺线、浆线、染线、织布,昼夜不断咔嚓咔嚓地投梭的声音,伴我们入梦,又伴我们醒来。”
王清宪回忆道,“织布机伴随母亲20年,她靠织布机织出我们的课本费,织出我们的铅笔、橡皮……还有我上大学时,她为我包行李的那块花格粗布单子。她有多少情感注入其中啊!”
王清宪在中国社科院攻读国民经济专业博士时,在其博士论文后记中,曾用质朴的文字回忆起这段岁月。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在脱胎于泥泞生活后的这句体悟:“感戴天地,感谢生活”。
于父于母,情之所至,一往而深。
对自己的伴侣,王清宪同样感情丰沛而直率。
在那篇名为《感谢生活》的博士论文后记中,他写道,“我的妻子小霞,嫁给我时,我连举办婚礼的钱都没有,她是从娘家带着婚礼的钱嫁给我的。她从条件优越的父母家搬进我借来的六平方米的平房。十二年来,我的一切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内容,我所有的事,都是她最重要的事。她支持我的工作、学业,还代我操心父母、兄弟。我的每一个进步,带给她的兴奋与骄傲远胜于我自己。”
对于夫人的默默支持,王清宪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我写过不少文章,获得过不少奖励。我曾想,我一生最好的文章应该是我的婚姻!”
2
读 书 人
王清宪拥有三段堪称“学霸”的学习经历:
◆ 1979年,年仅16岁的王清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20岁大学毕业。
◆ 大学毕业4年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师从权威专家艾丰。1990年,获硕士学位。
◆ 硕士毕业10年后读博士,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桂世镛。
从哲学学到新闻学,又学到经济学,他获得了哲学学士、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三个“学历头衔”。曾著有《中国房改忧思录》和《资本运营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7年考入中国社科院读硕士之前,他已经在黑龙江日报社担任了4年的记者,这一职位在当时可以说是“金饭碗”,读书深造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执着地奔跑于这条艰辛的求学之路?
从王清宪的只言片语中,就足以见得其注重学养的家风——
“父亲说,日子多难,书也要读下去。”
“我参加高考的三天,母亲为我祈祷,在北屋门口敬天的天台前跪着连烧了四夜箔纸,花了40块钱!我感到震惊。要知道,我当时在学校寄宿,一个月的菜钱只有三块钱!可到今天,母亲没向我提过这件事。我知道,母亲不是迷信,母亲祈盼我能读书的心有多重,有多高啊!”
温厚的师友情谊同样给求学之路带了诸多温暖。
他回忆道,深受教益的不仅是导师的严谨开阔的治学方法,更令他敬仰的是其山高水长的学者风范。
王清宪班共有13位同学,年龄相差悬殊,经历各不相同。尽管如此,但班里和谐友爱,其情融融。
可以说,王清宪用读书铺就了成功之路。正如他所说,“教育的功能是伟大的,她可以使更多的人跨越出身、种族、区位、成见等有形与无形的障碍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对教育总是抱着一种神圣的情怀。”
40不惑之年,哲学系出身的他,曾写下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体悟——
“奋斗过,空虚过;得到过,也失去过;岁月滤去了热情的浮躁,增添了理性的沉着;弄懂了过去不懂的世界,而最重大的是弄懂了自己。人生苦短,时空永恒;智者所能有限,钝者所悟无极。百川归海,都是由动到静;万物齐一,皆有苦辣酸甜。”
3
媒 体 人
除了取得新闻系硕士学位,王清宪曾在4家不同媒体工作——
◆1983.07—1987.09,黑龙江日报社记者
◆1990.07—1996.05,人民日报社经济部编辑、主任记者
◆1996.05—2000.01,中国改革报社副总编辑(副司级)
◆2000.01—2004.09,中国信息报社总编辑
算下来,王清宪有过18年的媒体从业经历,黑龙江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信息报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一线记者、主任记者,一直做到总编辑一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媒体人。
王清宪曾发表《秀木临风》《问彩虹》《阳光下的罪恶》等重磅通讯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1998年,34岁的他荣获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成就奖,并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
4
实 干 家
2004 年,王清宪离开媒体步入仕途,以下是其相关履历——
◆2004.09—2006.02,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2006.02—2008.01,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2008.01—2008.04,山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省政府应急办主任
◆2008.04—2011.01,山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省政府应急办主任
◆2011.01—2011.04,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1.04—2013.02,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其间:2012.03—2012.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
◆2013.02—2013.03,山西省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3.03—2016.05,山西省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6.05—2016.11,山西省吕梁市委书记
◆2016.11—2017.11,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7.11—2018.04,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8.04—2019.01,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2019.01—,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山西省委委员、常委 ,党的十九大代表。
王清宪从事文字综合及管理工作7年,实现了由高级记者向资深“笔杆”转变。
他的讲话文章有着记者的特质和学者的印记——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实用导向,不喜于穿靴戴帽、对仗排比、精雕字词。
此外,他的讲话文章常常直奔主题,直抒胸臆,直截了当。
“掌舵”一座城市,王清宪曾在山西积累了经验。他曾经在运城市当过3年的市长,在吕梁市当过6个月的书记。
在主政运城时,他主持制定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理清了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并被“哈佛中国论坛”邀请,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此外,他还成功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使运城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6%。
王清宪曾任山西省吕梁市委书记,吕梁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
他在中国共产党吕梁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做报告,有的放矢地为吕梁市发展指出了方向。
例如,针对吕梁市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这一现实情况,王清宪坚持在精准脱贫上下功夫,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
吕梁过度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一煤独大”,王清宪指出,把煤焦铁、铝工业、现代农业、白酒、光能、大数据、机械制造、旅游、物流确定为加快转型发展的九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集群化发展和转型发展。
2018年2月8日,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王清宪在山东省文联、省作协新一届主席团成员会议上发表讲话,金句频出。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4月10日摘要予以刊登,题为《深入体悟生活 才能引领时代》。
其中的不少观点,不仅深刻揭示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更能体现出他自身行文、行事的格局——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什么是文以载道?道,就是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文以载道就是要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
“所谓庸俗、低俗、媚俗,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大情怀导致的。有小情调没有大情怀,似乎很文艺范儿,自娱自乐、自我欣赏那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自量力,将小情调无限放大,去书写大时代,那实在是穿着背心短裤赴盛宴,滑稽可笑得很!”
“要清醒认识到,文艺传播渠道和接受方式已经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了的时代,主动运用新传播方式把优秀文艺作品推送出去。对于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文艺样式、新文艺人才,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引导和扶持,以新文艺形式让主旋律影响更多人。要注重研究推动文化领域跨界融合,鼓励文艺人才与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既有文化引领,又实现产业价值,使‘两个效益’相得益彰。”
内容来源:王清宪博士论文后记《感谢生活》、中国共产党吕梁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