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改革护航 经济无失速之忧

核心提示: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且看青岛小财女辛辣解读财经新闻。

“明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是一个共识,但不可盲目悲观。”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针对外部不确定性风险、房地产市场新变化以及可能的金融风险,决策层已未雨绸缪,做好预案。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并无失速之忧。明年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预计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更加注重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以确保中央提出的“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应对下行压力

“2019年,中国经济仍需应对多方面压力。”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一是外部环境仍错综复杂,二是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三是高杠杆现状可能引发潜在风险。

综合来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外需走弱和房地产市场放缓。对此,有关部门已推出包括促消费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专家预计,明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目标不会大幅下调,明年GDP增速约为6.3%-6.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六稳”政策出台和落实可在短期内有效对冲明年经济下行压力,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推出,势必提振明年的市场信心。在房地产投资趋缓、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和民间投资调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趋势会有所缓解;促进消费政策和民生政策陆续出台,消费快速下滑趋势有望缓解;随着内外供需平衡进一步调整,预计价格水平总体保持较为温和状态。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此前表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强,存在变数和挑战。从内需来讲,支撑明年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还是比较多。消费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随着“六稳”政策不断落实见效,投资也有望延续总体平稳,甚至稳中略升态势。从外需看,真正决定出口的,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明年预计增速会比今年有所回落,但和前几年比还是不错;二是我国企业出口韧性较强,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综合竞争力、产业链完整性对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有支撑作用。综合上述需求,明年经济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稳货币 宽财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明年宏观调控将侧重寻求最佳政策组合,发挥最大整体效果。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明年国内宏观政策组合将是“稳货币、松信贷、宽财政”。

他说,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必要性不大,明年央行继续降准更多是置换属性,通过“收短放长”释放更廉价中长期资金,提升金融机构表内放贷意愿,达到为信贷松绑的目的。预计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明年预算赤字率、地方政府债发行和减税降费规模都会有较大提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看来,增加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减税降费固然重要,但财政政策扩张支出的作用可能比减税要大,因为减税后企业不一定将钱直接用于投资,而支出政策会直接刺激需求。

“明年宏观政策将显现宽财政、稳货币、增信用、促投资的特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明年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稳增长。“定向松动”可能是明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操作方向,“定向降准+货币市场工具调整”将是基本工具组合。货币政策应以总量加结构方式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增长,保持就业处在良好状态。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可能恢复至3%。

改革持续发力

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稳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从中长期看,深化改革是顺利度过转型期的必由之路。在改革护航下,经济不会失速。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明年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应是基建回升、地产回落。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震荡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投资增速下行。在基建投资中,能源、运输、生态环保均属积极财政在基建方面的重要发力领域,未来增速会逐渐上升。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有一定领先性。从9月起,开发贷同比增速上升势头停滞,显示房地产新开工增速难以持续。由于政策调控未见缓和,后续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继续下行。

从中长期来看,张明表示,面对当前的资本市场,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调整,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提振市场情绪,增强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

关于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元春认为,第一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已基本顺利完成,现在要果断推出以“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以市场化和法治化工具为主体的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看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在宏观层面,应建立以鼓励企业创新和提质增效为导向的市场激励机制。(记者 赵白执南 )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