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家长来说,把孩子送进校门,只是一个开始。学校、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家庭原有理念契合?老师或静待花开或严苛督促的管理方式,能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育理念冲突成为最常遭遇的家校矛盾。
“随缘”妈妈遇上“虎系”老师
范女士的儿子今年读三年级,数学换了新老师,随着课程难度加大,范女士和新老师在教育理念上的冲突也凸显出来。 “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孩子有的数学应用题转不过弯来,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遍遍讲,出许多的题让他做,甚至做不完不能去上接下来的音乐、美术课。 ”范女士说,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差一点,往往是讲过的知识要“捂”一阵才会突然明白,老师的“急火”炒不熟孩子这盘菜。连续几次在老师办公室补课耽误了他最爱的体育课,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
范女士去找老师,希望沟通解决,但老师上来几句话就让范女士说不出下文。 “老师说,咱们要家校合力,孩子是你的,你得上点心,三年级是个坎儿,你整天‘随缘’,孩子迈不过这个坎儿怎么办?回去多罚他写几张卷子! ”范女士说,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她确实散养的成分更多,没报过学科辅导班,“我相信孩子有潜力,但老师等不及,老师那么负责,我也没法扯后腿说别管我们了。现在动不动老师就喊我去学校谈心,我真想问,学业成绩就这么重要吗?凭什么剥夺孩子上音体美的权利?但想了很多回都不敢爆发,毕竟孩子还得继续在这里上学。 ”
干预教学家长老师频“过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教育理念发生的家校矛盾中,像范女士这样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老师希望慢慢来,家长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崔女士和范女士就相反,她说孩子的老师布置作业太少,对学习抓得不紧。她随口就能说出相同学区其他几个学校老师布置的试卷和作业,了解市南区各个知名小学的教学进程。 “我有一个家长群,大家会在里面分享信息,我们老师宽松,我只能自己给孩子找练习题做,找辅导班上。 ”
对班里某个老师的教学不满,家长联合其他家长“弹劾”老师的事,在采访中并不鲜见。体育系博士毕业的家长受不了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申请去做体育老师的助教;数学专业的爸爸和小学数学老师在家长群里就教学方法辩论……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真实的家校矛盾甚至比故事都离奇,不过这样的故事多以家长“屈服”为结局。一位小学家委会的妈妈告诉记者:“老师一句话就把家长怼回去了,‘我很赞同孩子个性发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办法对孩子奏效,我以后可以不管他。 ’这种孤立谁受得了,家长马上就怂了。 ”
学生特长和学校特色“不合拍”
除了学业这一家长最关注的话题外,在有关学校班级事务、课程开设、特色构建等问题上,学校、老师和家长同样会出现摩擦。喜欢交响乐的木子上小学了,学校是一所重点发扬传统文化的学校,看着古筝、笛子等社团发展红火,自己练了多年的小提琴发挥不了特长,在学校文艺演出里都没有表现舞台,木子很不开心,妈妈觉得选错了学校。 “其实也没得选,小学划片入学,入学前我们也不知道这所学校有什么特色,学位那么紧张,能在家门口上学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人都没法选。”木子妈妈听说,私立学校要面试家长,看看家长的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合拍,她从心底里赞成:“去一所教育理念和家长不统一的学校简直是折磨。 ”
“我们学校体育特色是跳绳,体育课上重点练习跳绳、每学期抽测也都是跳绳,但因为我女儿有点胖,不够灵活,在跳绳上真是受了不少罪。”一名家长向记者抱怨,自己孩子在跑步、仰卧起坐等耐力项目上都不错,但就是跳绳不擅长。因为擅长的项目与学校特色项目不契合,不仅体育课上常被老师拎出来“特训”,甚至每次体质抽测前都要被老师叫去谈话。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王晓雨
专家观点
学校任务不应转嫁给家庭
“凡是家长和学校的矛盾,一定涉及孩子利益,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在市南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总校副校长杨福林看来,现在的家长有的是放任型,抱着“孩子送到学校,我就不管了,什么事都是学校的”心理;还有的则是焦虑型,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发展时刻焦虑。 “城区大多数家长属于后一种类型,对孩子期待很高,一旦孩子在行为和学习上出现偏差,家长很容易把责任归结到老师身上,对学校老师造成压力,这种压力再反作用于老师,最终受苦的就是孩子。 ”
他认为,因为家长迫切地希望知道孩子在校表现,很多老师会每天通过微信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仅把学习成果进行呈现的“排队”现象,无疑加剧了家长的焦虑。“老师这样做实际是把学校评价延伸到了家庭。此种评价多围绕学习方面展开,实际就是督促家长回家抓学生学习,是把学校任务转嫁给家庭。 ”在杨福林看来,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是导致家长焦虑的原因之一。他希望,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能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要将过多的教学责任推给家庭;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对孩子有合理的认识和期待,不能因为孩子没有被老师特别优待,就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意见。杨福林说:“我们还提倡学校领导要关注每个老师的情绪变化,避免让老师的焦虑情绪不自主地作用于孩子,让孩子真正享受快乐的学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