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成立孵化器产业联盟 精准培育创业项目

    更新时间:2018-10-30 15:55  

博览会

从平台载体的集群化,到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再到服务升级的“专门、专人、专注、专业”模式,青岛高新区集聚创业资源,激发创新潜力,促进各个孵化器之间共享资源,形成和完善产学研用链条,加快推动“双创”升级。

日报

2018年“创客中国”军民融合专题赛全国总决赛日前在山东青岛高新区举行。这是青岛高新区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激发创新潜力的活动之一。从平台载体的集群化,到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再到服务升级的“专门、专人、专注、专业”模式,青岛高新区正快速推动“双创”升级,引领产业变革。

平台载体升级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蓝贝创新园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留创园获批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一批能够满足不同成长阶段项目孵化需求的优质孵化载体在高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起数量庞大的品牌孵化集群。目前,青岛高新区累计认定区级以上孵化载体3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6家。

青岛高新区众创服务事业部部长刘玉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10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大对孵化载体、创客计划的扶持力度,着力构建满足创客创业及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高新区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孵化载体超过220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孵化加速体系基本形成。

“蓝贝”是青岛高新区全力打造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搭建起横向满足创客创业的各种需求、纵向贯穿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蓝贝创客计划”根据项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分为“青苹果计划”“红苹果计划”“金苹果计划”,为企业提供全程化精准梯度培育服务。“蓝贝创客计划”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举办4年,采取“以赛招商”的方式优选23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落地高新区,为入选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启动资金,并提供办公场地、投融资对接、创投引导资金、“产业+金融”双创业导师、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法律咨询等服务,全力扶持项目做大做强。

“希望通过我们的精准梯度培育,让这些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高新区,形成更多新的产业形态。”刘玉龙说。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累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1800余个,培育“千帆计划”入库企业374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创新型企业137家。

创新体系升级

从自我生长到协同合作

青岛高新区的“双创”升级从协同合作中尝到了甜头。2017年9月份,华为青岛基地在青岛高新区落成。借助华为云软件、云数据的强大技术实力,高新区组织了6期针对不同产业的云服务推介,基本覆盖了高新区内有相关云服务需求的企业,并在活动中促成了20多家企业与华为青岛云计算数据中心开展合作。

“这种高效、深入的合作得益于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刘玉龙告诉记者,这个联盟由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40家相关单位组成,将单一的孵化器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孵化器的优势资源。各联盟成员对全区创客开放,共享创业导师、孵化基金、公共研发平台、产业供应链等创新资源。

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的成立让各个孵化器之间共享资源,而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的建立,则形成和完善了产学研用链条。

青岛市拥有3类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分别为企业类双创示范基地海尔集团、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青岛高新区和高校科研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山东大学。青岛高新区创新性地创建了3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与山东大学、海尔集团签署三方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形成线上线下结合、政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业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据介绍,在融通创新机制基础上,海尔集团将“海创汇”创客孵化器平台整体迁入青岛高新区,打造1万平方米创业苗圃,并在高新区规划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园,项目一期占地80亩,总投资4亿元,将建现代化医疗设备生产工厂、专家研发中心、科研创新中心,打造全球一流的生物医疗产业园;青岛高新区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1.6万平方米孵化载体,建设海尔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海尔集团、青岛高新区和山东大学在高新区共建“中美大学国际科技创新园”,计划2023年底前完工。

“正是有了这种高效的协同创新及协同培育模式,高新区的‘双创’建设渗透到每一个创业项目。”刘玉龙说,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启动201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新培育区级创新型企业16家,新增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千帆企业182家。

服务模式升级

从“签字盖章”到专业服务

从2017年开始,青岛高新区启动新一轮改革,以“专门、专人、专注、专业”的“事业部”模式推动“双创”服务升级。管委会大楼里,挂了多年的“委办局”的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软件、众创等10个主导产业事业部和产业载体办等5个办公室,建立起扁平化决策、开放式运行的工作机制,职能从过去的“签字盖章”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服务。

专业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政策优势让创业者纷至沓来。创客李泽伟告诉记者,青岛高新区不仅给创业者厂房租金优惠,而且他的创业项目——萨沃特智能包装机器人在金融、保税物流、人才政策等方面也得到了高新区的扶持。

“在高新区,创客们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这也是我们引凤来栖的优势。”刘玉龙告诉记者。

免费3年入驻、天使资金扶持、创客服务套餐……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创客们打开了大门,无门槛入驻孵化空间。

不断优化的创新服务、不断创新的体制机制,让青岛高新区受到企业和投资者青睐。总投资70亿元的腾讯双创小镇、海克斯康产业园等龙头项目签约落户……今年前7个月,高新区引进项目219个,实现协议内资419.35亿元。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出台和实施,让青岛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创”聚集地。(来源:经济日报)

二维码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