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成"负担"?变"秀场"?新规:平台发布信息要注重实效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8-10-18 10:10  

家长开跑车送娃上学被踢出家长微信群、家长没批作业老师在群里痛批“将来孩子和你一样可悲”、青海一个区教育局发文防止“家校群”沦为“拍马屁群”……近期,家长群频频登上新闻热搜榜,引发讨论。作为家校沟通最方便的方式,一入校先入群,这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家长群这个小小的圈里,也存在着彼此攀比、拍老师“马屁”等现象,时刻上演着家长群“宫心计”。从最初的便捷到现在的负担,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规范家长群,让家长群重回纯粹。

家长群成“负担”

动辄上千条信息海量“轰炸”

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张宏莉感慨从开学至今,自己被动患上了“每小时就要刷一次班级群”综合征。 “从入学报名加入群之后,老师会在群里发布各种幼小衔接知识和注意事项,通知开学报到等信息,让你不得不每天关注。开学第一周,正副班主任几乎每天在群里发孩子在校照片,我也跟着追。 ”能够通过手机看到孩子在校的一举一动,还能紧跟学校和老师节奏完成幼小过渡,家长群的存在,让张宏莉觉得很放心,但渐渐地,她开始感觉到家长群给自己带来的负担。

“老师经常要求家长看到通知后及时回复,但实际上,工作起来根本顾不上,还有的家长甚至爷爷奶奶在群里刷表情瞎聊天,老师发的信息要往上翻好久才能找到。 ”十一假期之前,老师在群里布置了假期实践任务,因为内容比较复杂,老师后面又加上了补充任务,正好月底张宏莉格外忙碌,中途匆匆看了一眼,也没大注意。等到下班后想再看时,微信提示有1200余条未读信息,她足足花了半小时,才一条条看完了,从中摘出了12条有效信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家长群里发广告、秀孩子、刷表情,成为最不受家长待见的行为。 “我们大群里不仅有任课老师,还有服务机构的代课老师,有时他们会在里面发布广告和评选,让家长们帮着刷票。 ”

家长群变“秀场”

争相“拍马”家长疲于应付

不仅无效信息太多家长们疲于应对,一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对老师“溜须拍马”行为,同样让很多家长觉得负担不小。 “平时我除了回复‘收到’,基本不多说话,但遇到教师节或是开学,家长们一片祝福声,逼着每个父母都要表态。 ”同样是小学家长,刘女士也感受到了家长群的负担。她介绍,今年教师节一到,群里的送祝福大赛就开始了,先是一名父亲从网上转载了一首诗,@班主任等6名老师的同时,还号召底下家长们顶起来。然后一位爷爷写了半白半文的三句半打油诗,讲述班主任家访的故事。

“今年教师节是周一,那天我格外忙,等到我中午看手机时,班级的家长大都已经表过态了。 ”看着家长们满屏的祝福和感谢话语,担心什么也不说显得太“个别”的她,急急忙忙地打电话给丈夫,让丈夫PS了一张全班合影,算是把这一关渡了过去。 “虽然不算太有新意,但好歹没给孩子丢脸,能让班主任有印象,目的就达到了。 ”采访中,有家长向记者透露,家长群里的回复其实大有玄机。 “说的少了,老师没印象;说的多了,其他家长看了不舒服。有些话还不能当着所有家长面说,单独找老师谈比较好。 ”有一个班里就出过这种情况:俩孩子课下闹了别扭,第二天其中一方家长在群里@老师解释,结果解释来解释去把另一方家长听恼了。不仅如此,还有家长在群里给老师发红包,不小心被手快的家长抢去,弄得发红包家长、老师和抢红包家长无比尴尬,连围观的家长都觉得不好意思。

家长群出新规

平台发布信息要注重实效

近日,青海省一个区教育局,针对家长群变相成为“攀比群”“拍马群”等问题,出台了《家校网络交流平台 “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引得众多家长和老师叫好。规定明确提出,平台发布信息要注重实效,尽量减少信息往来次数,一般不适用语音交流,不滥用私人化表情。在“五不要”中则对休息时间发布信息、发布成绩排名拉票评比、要求点赞回复等内容说不,同时不允许发布无关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避免“广告群”出现。昨日,山东省教育厅官微也为这一规定的出台点赞。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底青岛市教育局召开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专门会议上就明确提出,禁止学校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增加家长负担,禁止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让家长们减负,让家长群逐步回归最初的家校沟通本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