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合拍片市场一直让人喜忧参半,忧的是中西方文化无缝融合瓶颈一直难以突破,合拍片一度处于尴尬境地;喜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孵化能力与日俱增,合拍片口碑并非全线遇冷,近几年内有不少遭遇“水土不服”的巨制,也有《巨齿鲨》这样全球票房成绩亮眼的影片。
9月19日,新浪娱乐主办的新浪潮论坛,将目光投向在争议中前行的合拍片并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什么才是合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的研讨会。邀请业界资深大咖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巨齿鲨》项目发起人/制片人姜伟、《巨齿鲨》联合制片人戢二卫、资深影评人周黎明等,共话合拍片的当下和未来。
合拍片的困境与出路在哪里?
一直以来,很多合拍片只是停留在中国面孔的植入或中国资金的汇入,合作流于表面,甚至无法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对于合拍片来说,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合拍片到底应该怎么做?中美两个市场要如何平衡完成价值融合?对此,《巨齿鲨》联合制片人戢二卫认为,《巨齿鲨》能取得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其高明之处在于对一个国家、文化深度剖析并且剔除了很多“文化鱼刺”,少了很多干扰;在整体运作上有中美方的操作和推动,题材、配置都得当并满足了暑期观众看合家欢、刺激片子的刚需。同时,在未来的文化剖析中,我们应该更多去做面向未来和面向现在的题材,《巨齿鲨》就是丢开了历史的包袱,完全面向未来,这是对合拍片选材上的一个启示,建立了一个成功的模板。
面对合拍片应该如何完成很好的融合,让观众叫好,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合拍片首先要讲国际化的故事,其次,宣发国际化,国际化的故事被全球观众接受度比较高,但这不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先从小的国际化故事入手,再去做真正的中国故事。只要故事在情感上打动观众,对于观众来说才是好片子。
在如何拍好合拍片的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双方在各自文化上的“交手”,那么合拍片应该如何解决在文化元素的融入中产生的问题?《巨齿鲨》项目发起人/制片人姜伟认为,合拍片的成功在于能把多元的文化融合到故事当中,没有必要强调中国元素。技术确实要像美国学习,但是在创意上双方完全可以做到平等的,这是姜伟针对合拍片当下存在的痼疾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合拍片的市场前景和价值已经凸显
近年来,中国文化实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也给予了政策倾斜,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已毋庸置疑。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认为,中美合拍片成功的因素就是双方特别开放的心态和一个平等的对话,单纯的一个导演在合拍片中是很难成功的,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个团队,需要整个体系的支撑。虽然合拍片与世界标准的接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可否认,中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中国演员已不单纯是刷脸一般的存在,就像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所说,“对于合拍片的演员,我们中国和美国团队也有定期的沟通。我们会每个季度把中国所有男演员和女演员在目前市场上的情况,包括排名、受关注的程度、微博粉丝及舆情等跟美国总部沟通,让他们时刻都能熟悉中国的艺人,在任何有选角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快地抓取到。”中国元素不再是取悦中国观众的噱头,而向精神内核方面靠拢,题材上,魔幻、战争、爱情等多种题材也让合拍片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相信在未来,在合作各方相互贯通、包容、学习、互利互惠的过程中,合拍片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