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治理奇葩证明须形成合力

为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奇葩证明”问题和个别部门随意要求群众到派出所开具证明等问题,公安部日前制定出台了《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五个一律”工作规定》。比如,凡无法律法规依据、属于要求出具证明的单位自行设定的,公安派出所一律出具书面告知书并说明不予开具的理由,同时将相关情况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9月18日央视网)。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各地奇葩证明频出,表明简政放权在一些地方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存在审批事项该取消未取消、该下放未下放,或“明减暗增”等问题。基于此,公安部先是公布了一批不再开具的证明,这次又出台了《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五个一律”工作规定》,既体现了公安机关治理奇葩证明的决心,也展示了真抓实干的积极作为。

据媒体统计,人一生要同70多个证件打交道,想起来都有点后怕。由此,也勾起了人们对办证难的痛感。然而,除了这些必备的证件之外,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还需要办理千奇百怪的证明。比如,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你没犯过罪、证明你没结过婚、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证明你没买过房等等,这些证明让人疲于奔命。事实上,证明公民的身份,一张身份证即可,何须还要那么多重叠、狭义的证件和证明呢?

殊不知,证件和证明过多过滥的背后,潜伏着一些部门层层设卡、个个伸手的魅影。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借办证之机乱收费敛财,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顽疾。不可否认,过去办理这些奇葩证明,有关部门可以收取工本费、手续费、打印费、复印费等,要知道,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从一定程度上说,公安机关不再开具一些奇葩证明,也是对过去“办证经济”的一种纠偏。问题是,公安机关叫停一些奇葩证明,有关部门如果仍需要提供这些奇葩证明,那恐怕反而会加剧群众办事难。

可见,治理奇葩证明,不是公安部门的独角戏,还需公共管理部门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首先,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壮士断腕,自断利益链,真正使简政放权简到实处、放出实效,给审批松绑,给公众减负。同时,应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公共服务联动机制,实行“一证通”,即让身份证承载更多的个人信息内容和公共服务功能,使之既是一个义务证,更是一个权益证,实现公民“一证走天下”的目标。(张西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