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站“邂逅”智能机器人,分分钟完成公交车换电池;收款中心变身“人肉验钞机”,火眼金睛识别真假币;“酒驾”体验区,戴上眩晕镜模拟“酒后S步”;地震体验车上,体验“山摇地动”火速逃生感受……近日,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小学和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晚报小记者们,再次走进交运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开启第二季“行走的巴士课堂”,全方位精彩开启独一无二的交通安全体验Show,第一时间打卡知识养成与快乐体验。
机器人换电池,智能化看呆小记者
来到巴士课堂的“打卡”首站,晚报小记者们亲眼见证了电动公交车充换电全过程。 “本来以为电动公交车也像电子产品一样,插上充电线就可以充电了。但这次真令我大开眼界:一辆普通的电动公交车一共有9组电池,左边有4组,右边有5组。这些电池的电量足够从青岛跑到莱西,没电后还有专业的机器更换电池。 ”小记者郭张琦注意到,换电站两侧的大架子上,整齐码放着巨大的电池。
“这时,只见一个巨型的机械臂将电池卸出、充电,同时将新的电池装上,整个过程很迅速。我被这智能化的作业震惊了,原来公交车换电也可以这么先进! ”在小记者李增泽的笔下,整个换电池过程智能又高效。随后,孩子们走进全市交运巴士运行系统的 “大脑”——安全监控与调度指挥中心。在这里,小记者们目睹了工作人员足不出户运筹帷幄、全面调度全市公交运行的大场面。 “系统可以监控路况和汽车行驶实况,这样不但能保障行车安全,还可以实时查看公交车的到站情况,极大提高了人们的乘车安全性和对出行时间的掌控能力。 ”整个调度场面给小记者徐蒙恩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记者技能大PK,火眼金睛辨假币
看完了公交运行智能化的一面,小记者又来到了收款中心,开始了人工点钞和辨别真假币的学习过程。工作桌前,一排工作人员低头端坐、一字摆开,每人身后都摆放着若干投币袋,手指翻飞间,一大堆零钱已经清点完毕。眼前令人咋舌的高效技能,让小记者们叹为观止,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加入到技能PK的行列。
看正反面花纹、摸边缘纹路、掂硬币重量……在工作人员的认真指导下,孩子们化身“人肉验钞机”,现场学习如何辨别真假币,最后6名幸运的小记者作为团队代表,参加了一场人气高涨的“验钞大赛”——从30枚硬币中选出正确的假币数量,既挑战工作效率又考验认真仔细。 “我完成啦! ”“我也完成啦! ”“这边也好啦! ”虽然现学现卖,但小记者们的实力不容小觑,很快便争先恐后完成了任务,小记者高蕴宁凭借综合实力,晋级本次技能PK赛的第一名。
情景模拟体验,这样的交通安全课真赞
在交运温馨巴士兴达分公司安全科长姜磊的带领下,晚报小记者们开启了内容丰富、体验生动的交通安全公开课。在危险品辨识区,小记者们认识了酒精、稀料、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嗅觉进行了不同液体之间的区别。 “酒精的气味就像白酒,柴油的味道就像烧焦的木头。 ”通过蒙眼、闻味的趣味体验,小记者们都能第一时间辨认这四种常见的易燃易爆品。
酒驾模拟体验依然是让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环节。“酒驾体验就是戴着VR模拟眼镜走S路。同学们多选择了谨慎地缓慢行走,而我一口气冲了过去,因为整个晕眩的感觉实在不舒服,更不用说酒后行车了,时间越长危险指数越大! ”小记者刘旻昊,在弯道体验中感触颇深。
除此之外,小记者们还通过生动的体验科普了 “乘车遇地震怎么自我防护”“遭遇火灾如何正确逃生” “双层巴士逃生要点在哪儿” “常见交通标识”等乘车安全百科知识……整整一上午,小记者们一口气“打卡”完毕,成功解锁了多项技能,收获了科学完善的安全素养和公民素养。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卢刚小记者 李增泽 郭张琦 徐蒙恩 刘旻昊 摄影 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