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开启互联网公益元年以来,不少人养成了用手机做公益的习惯。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突破7.5亿。如果为中国网民开设“公益账户”,此间十年,储蓄如何?
近日,随着阿里巴巴“95公益周”的到来,支付宝客户端内就上线了公益账户小程序,授权开通的网友,日后在阿里生态体系内实施的公益行为都可转化为公益资产,记录下来。
在支付宝APP首页点击“我的”,进入“我的公益”,即可查看自己通过“蚂蚁森林”贡献的碳减排量、通过直接捐赠和撬动商户捐赠累积的捐款总额,以及各种志愿服务行为。不少网友查看公益账户后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做了很多好事,比想象中更有爱。
看看青岛人的公益账户。阿里巴巴数据显示,青岛人在线捐赠累计超过2647万笔,捐款最多的人贡献了10049笔。有31位青岛人甚至足不出户,就通过移动互联网把公益做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无项目开展地区除外)。
在低碳环保方面,青岛的蚂蚁森林用户超380万人。也就是说,每3个青岛人里就有1人通过参与蚂蚁森林种树,如果世界上有片“青岛林”,已经载下了89万棵树。
捐款“花样”频出
在全国范围内,公益捐款的笔数高达25.4亿笔,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网民都有过至少3笔网络捐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场景的普及,随手捐款这件“小事”,花样越来越多。
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5.4亿笔捐赠中,有超过11亿笔通过“行走捐步”完成;有7.2亿笔,通过手机里的“养鸡”小游戏蚂蚁庄园完成;另有144万笔,是用户用自己在支付宝里的会员积分兑换的捐赠额度。也就是说,网络募捐兴起10年后,网友甚至不用捐出“真金白银”就能撬动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捐款,扶危济困。
互联网公益超越“捐赠”
做公益的方式,还远不止于此。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中国人随手做公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公益正渗透生活的各个场景。
除了捐款,公益账户还为用户记录下身体力行参与的环保行动和志愿服务。在中国人的“公益账”中,3.5亿人通过蚂蚁森林践行低碳环保生活,种下5552万棵真树,保护了26.23平方公里保护地。碳减排总量达283万吨,相当于省电42亿度。
自去年“95公益周”至今一年间,1100万人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的平台参与线上线下志愿服务累计75万小时。
小众公益也有春天
“互联网不仅创造现象级的公益产品,更能让小众公益进入公众视野。”公益账户产品负责人刘琴举例告诉记者,自2016年12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将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接入支付宝,目前已有35万人表达捐献意愿。公益账户上线后,这个数字还在攀升。“公益账户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更是公众参与公益项目的快捷通道。”
今天,一位用户在微博上给支付宝留言,感谢支付宝的“神助攻”。她说,家里本来不太同意自己的婚事,妈妈看了男朋友在朋友圈里晒的公益账户后,态度竟然松动了,因为“对世界有善意的,人品差不到哪去”。
因此,公益账户也被网友戏称为“好人卡”,并且是“唯一一张不想拒绝的好人卡。”
(掌上青岛 青网记者 李莎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