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外加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岛城一所优质初中初一年级班主任赵老师统计,班里34个学生,有18个是近视,其中5人上课的时候拿出眼镜戴上,下课就不戴了。 “孩子说不戴眼镜也能模模糊糊看到,但是怕影响学习,只能戴。这眼镜戴上容易,摘就难了。”按照赵老师的带班经验,到了初三年级,戴眼镜人数会多出不少。
控制近视需多方共同努力
在市北区一所热点小学,记者做了统计:二年级A班没有近视,B班有2人戴眼镜,而这两个孩子父母均为近视。三年级A班有5人戴眼镜,分析原因,电子产品使用过多是主要原因,饮食遗传因素、读写姿势也有关。三年级B班有10人戴眼镜,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长是主因。四年级A班7人戴眼镜,老师和家长认为,和读写姿势不正确、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学乐器看五线谱时间太长有关。五年级A班15人近视,六年级A班15人近视。
2015年学生体质监测时,从全市的情况来看,男生的视力状况要比女生好。这和女生更专注于学习,活动的时间比男生要少有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李彦介绍,青岛市进行了多年的亮眼计划,近视率有微弱下降,变化并不明显。除了遗传因素,控制近视率需要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
2013年青岛实施亮眼计划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明确力争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责任,并决定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方案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
早在2013年,青岛市就开始实施“阳光亮眼”计划。目标是自2013年起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15年全市学龄前儿童、中小学学生对近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降低到55.45%,中学生控制在85.05%以内。李彦介绍,3年的目标已经达到。阳光亮眼计划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市中小学生固定分段抽出约1.5万个样本,进行裸眼视力和体质健康数据抽测,生成青岛市中小学生视力和体质健康连续性数据,连续三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呈现下降态势。 2016年起,市南区先行先试,每年投入近120万元,通过政府招标形式准入了三家专业眼科医疗机构,为全区中小学生建立视光档案,采取“建立视光档案+行为干预+科学普及”的模式。
市教育局根据青岛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还对每年 “爱眼日”的内容进行调整。比如据2014年青岛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视小学低龄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因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损伤必须防控前置,2016年6月6日“爱眼日”就提出了立足学校,开展爱眼护眼健康干预的活动。2016年起,各中小学校以校医或保健老师为主,班主任为辅,建立学校“爱眼护眼工作组”,在班级设立“班级爱眼护眼小组”,开展班级用眼知识宣传,协助做好班级学生的爱眼、护眼活动开展,提高眼保健操和亮眼操的姿势正确率,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姿、写姿、坐姿习惯等。加强学校教学卫生监测,提高学生学习卫生环境,保证教室采光、照度、黑板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学校配置可调式课桌椅,并根据学生身高发育及时进行调整,每学期至少调整一次。开展学生裸眼视力检测,一年不少于4次,对于学生个体视力低下应建议及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继续开展角膜曲率、眼轴与电脑验光检测与眼疾排除,对症进行矫治。落实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保证1小时课外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
医生建议,学生书桌应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白天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除台灯照明外,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以减少室内明暗差,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台灯亦选用有灯罩台灯,灯泡距桌面40厘米左右,放置在左前方,避免右手写字时手影遮住光线,桌面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克斯)。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使人感到头昏,头痛,增加视疲劳的症状。
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多参加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运动,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坚持定期进行视力健康三级监测。增加孩子在阳光下活动的概率。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放风筝等活动,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锻炼眼肌,有益于视力健康。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