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夏日,啤酒为伴!伴随着岛城酷暑模式的开启,来啤酒城崂山会场“嗨啤”的人络绎不绝。与夜晚人们载歌载舞狂饮狂嗨的场面相比,白天的啤酒城更加安静温和,与它一同等待着夜幕降临的,是坚守在岗位上的志愿者们。
这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志愿者来自岛城的多所知名高校,他们“驻扎”在世纪广场啤酒城及其四周,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确保节庆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
每天工作5个小时,头顶烈日,风雨无阻。年轻的志愿者们为啤酒节的举办保驾护航,也成为啤酒节崂山会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工作5小时与骄阳“共舞”
头戴灰色遮阳帽,身穿蓝绿色上衣,肩披印有“青岛啤酒节志愿者”字样的绶带,胳膊上戴着白色的遮阳袖套,这是志愿者刘小莉的日常装束。18岁的刘小莉是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一学生,她的主要工作是在深圳路与梅岭路交叉口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
作为青岛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刘小莉了解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就立即报名了。“学校比较重视青年志愿者的培养,而我又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能比较及时地了解这些信息。”为了响应“上合青岛,‘醉’享崂山”的口号,利用上合峰会带给青岛的余热,通过啤酒节把青岛更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刘小莉成为了一名啤酒节志愿者。
(志愿者刘小莉)
“刚开始一直站着做引导,确实挺辛苦,但适应之后感觉还好。”刘小莉说。上午10:30到岗,晚上19:30离岗,除去用餐和休息时间,她每天要站着工作5个小时。为游客提供交通引导不是个轻松的“差事”,不仅要时刻站着还要与夏日的骄阳“亲密接触”。午后的阳光最烈,志愿者们一直站立着为游客指路,难免会有些吃不消,啤酒节办公室考虑到他们的身体情况,配备了遮阳伞。
“在服务的过程中为他人指路,帮他们及时找到场地,享受啤酒节带来激情,虽然我只是做了很小的事,但在游客的感谢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刘小莉笑着对记者说。
志愿者的“综合后勤”
与身处志愿服务一线的刘小莉不同,同样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志愿者负责人李特,主要负责志愿者招募、啤酒办与志愿者的之间的协调工作。
(志愿者李特)
从校团委接收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并在学生中发布时开始,李特就参与到志愿工作中来,他负责招募齐65个人的志愿者团队,并一直做着协调工作。作为一个“综合的后勤”,他不仅要负责志愿者们的饮食,每天早到10至20分钟,为志愿者搬来饮用水,中午为他们分发饭票,也要承担起啤酒办与志愿者之间上传下达的任务。最近气温骤升,李特向啤酒节办公室反应室外工作温度过高,工作人员马上为志愿者们配置了遮阳伞。
这位皮肤被青岛高强度紫外线“烤”黑几个色度的小伙儿,说起高校生的志愿热情时,十分惊诧。啤酒节开展时间处在暑假,假期招募志愿者非常难,但青岛科技大学学子们的反应让李特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我们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志愿热情非常高涨,志愿氛围也很好。”
目前,李特所带领的65位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志愿者,每天确保有50个人在岗,37个人在啤酒城内及周边引导游客。怎么停车,哪里进会场,今年的啤酒节有什么变化等信息,都有志愿者为游客们细心解答。
助力啤酒城“万众狂欢”
对于李特来说,啤酒节志愿者工作是一次走进社会、了解青岛的机会,对个人能力有很大锻炼,他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自己的沟通交流、应变和服务能力都有所提升。而对刘小莉而言,最让她欣慰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青岛,了解青岛国际啤酒节。
虽然刘小莉和李特都是第一次成为啤酒节志愿者,但两人在志愿服务方面都是“老手”:沙子口“文明我当先”环保活动、星星火炬、国信体育馆及青岛大剧院举办的相关活动中都有刘小莉的身影;而李特作为学生会骨干,也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历。刘小莉身边也有不少人成为了啤酒节的志愿者,“来的人挺多,有我的同校同学和另外一些朋友。我和我的室友一起作伴来做志愿者,大家都觉得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说不累是假的,但是志愿者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能够收获游客的赞许,收获一种幸福感和认可感。”李特如是说。
纵使烈日焦灼,志愿者们仍旧坚守岗位,与阳光下安静的啤酒城一起等待夜幕降临。将车辆引入停车场,维持场外秩序,将游客引入啤酒城内加入“万众狂欢”,一切井然有序后,志愿者们才悄然退场。啤酒节能够顺利举行,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上合峰会成功举办,青岛也逐渐走向世界。用一场高品质高人气的啤酒盛会,为海内外游客展示青岛的乐客与热情,不仅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更是青岛高校学子的期望。志愿者们如同醇酒,散发着特殊的麦香,夏日的青岛因啤酒节绽放,也因这群年轻的生命而绽放。
通讯员 张卓 赵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