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而变!勘察设计新技术助推人文新追寻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8-08-01 09:30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传统手记方式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改革开放初的勘察测绘现场。

现在,勘察测绘可借助无人机快速获取数据。

1991年,工作人员手工绘制图纸。

1995年,工作人员开始尝试用电脑制作图纸。

2018年,用电脑制图已是业内普遍做法。

中国古语云:“居移气,养移体”。其中的哲学含义之一,就是优良的环境质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之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即为和谐共生。此类案例中国古已有之,老北京城以及名扬海外的苏州、丽江、周庄、同里、平遥等古城,无不如此。关注建筑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和谐统一辩证关系,首先要关注每座建筑本身的勘察和设计,它们共同奠定了建筑业的建造基础,也勾勒出一座建筑最初的模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也在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从1978年至1990年,我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优秀勘察设计精品不断涌现,先后完成了黄海饭店、海天大酒店、远洋宾馆等优秀建筑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全面开放,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尤其是1992年,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成立,成为行业管理的有益补充,勘察设计行业逐步开展自我管理,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民营设计企业全面崛起,勘察设计单位实现多元化发展。2002年,市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范围由住宅工程审查扩大到住宅、公共建筑、厂房等建筑工程,并建立了完善的审查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勘察设计行业进入规范调整和转型升级初期阶段,由高速度阶段逐步朝高质量阶段发展,“坚固安全、舒适便利、美观大方、节能环保”设计原则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建筑产业化等先进技术逐步得到深入应用。

根据市城乡建设委的统计数据,1979年,青岛市共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62家;2000年,全市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增至119家;而截至2018年5月,全市勘察设计单位已达259家。

近年来,我市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创作出众多精彩纷呈的作品,展现出孜孜不倦的人文追寻。他们以高质量为坐标,用作品和理念印证。在建筑设计中,适度把握“无为”与“有度”。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指不妄为。 “有度”是指审时度势、因地而变,是要适应与尊重环境。无论勘察人员还是设计师,必须具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建筑作品的个性服从于公共空间,才能让人们更愿意走近它、触摸它、品味它。

讲述人 青岛地铁集团总工办副主任郭福成

勘察为建地铁“打前站”

1991年,青岛地铁的建设计划获得国家批复。怀抱着对轨道交通建设的一腔热血,1992年,矿井建设专业的毕业生郭福成来到了青岛市地下铁道工程筹备处担任技术员。 1994年,郭福成参与了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当时我们提出的‘四线’正是如今的地铁1、2、3、4号线,只是当时的城市规模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线路都设计得比较短。 ”郭福成说。

虽然起步较早,但青岛地铁的建设真正提上日程,还要属2009年地铁3号线的开工。地铁建在地下,其勘察工作尤为重要。由于3号线是我市首条地铁线路,青岛的地下结构怎么样?岩石条件好不好?在此之前,这些问题都是一片空白,需要进行详细勘察才能获得答案。

于是,郭福成和同事们将3号线地铁大厦站至长沙路站这一段确定为勘察试验段,每隔40米打一个孔进行勘探,整个试验段共有70多个点。勘察工程看着粗放,实则是个技术活。郭福成回忆,“施工面积是一个4米长、2米宽的长方形,地下有很多管线,工人们只能拿着锨和镐,一点点往下挖。挖到老土后,再架上钻机向下打3至4米,取岩芯带回实验室化验。 ”

“一直以来有人说青岛的地下是花岗岩,非常坚硬,但是通过勘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郭福成告诉记者,从勘察结果来看,青岛的地质条件并不好,除了花岗岩,还有很多破碎带、断裂带,岩面起伏很大,在这上面修地铁难度很大。而且由于岩层复杂,钻机的钻头经常会卡住或者断裂,耽误了不少时间。

除此之外,很多勘探点的位置处于附近的单位和居民楼院内,有些点还需要占用车行道、人行道,需要多方协调。对此郭福成颇有感慨,“比如,后来我们对香港中路与山东路交界处进行勘察时,为了不影响交通,只能是夜间施工、白天恢复。 ”最终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勘察工作。正是通过对每个点的详细勘察,建设者才能全面掌握地铁3号线的地质情况,为后面的正式开工建设打下基础。郭福成说,“在硬岩地层修地铁,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续的地铁建设我们以此为经验又做了不断的改进工作。 ”

讲述人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孟磊松

从伏案画图到轻点鼠标

在屏幕上拉出一根根纵横相交的线条,层层构筑起建筑物的骨架,再点点鼠标,给建筑物上色、修饰细节……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建筑物的图纸就是这样在建筑设计师的“巧手”下诞生的。然而,在计算机普遍应用之前,建筑设计其实并不是这么“轻松”的事。

从1994年开始从事建筑设计的孟磊松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那时候的建筑设计,是一件“半体力半脑力”的工作。 “图纸、墨线笔、丁字尺,就是我们设计的三大件。 ”孟磊松说,那时候画一张图纸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设计师要趴在桌子上,拿着尺子和圆规,一笔一划进行绘制。而最令人“崩溃”的就是改图纸,需要全部作废,再重新画图。而且建筑的效果图需要专门的美工人员来画,建筑物的精度、准确度、效果和表现力都和美工的个人素质息息相关,有时建筑师的想法很好,但美工却无法完全传达。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一般都不会设计太复杂的建筑物,尽可能标准化地作图,比较易于表达,所以你看咱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及更早之前的建筑物,设计得都比较类似。 ”

这一局面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计算机开始普及应用才被改变。孟磊松坦承,为了跟上计算机作图的步伐,他在工作之余买了很多书自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会用计算机软件制图。而如今,单纯的计算机制图也已经“过时”,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二维的平面图纸已经变成了立体的三维动画。

从手工在纸上画图,到用鼠标在电脑上制图、制作BIM模型,孟磊松见证了建筑设计的变化全过程。他认为,无论建筑设计的形式如何创新,最重要的还是设计本身。“建筑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既是工程建设的龙头,也与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社会责任重大。 ”因此,他在建筑设计中一直非常重视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注重新技术应用和原生态保护。孟磊松表示,“现在的建筑出现了一定的同质化,很多新建筑的设计没有结合传统文化和本地风貌,失去了‘灵魂’。我认为建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功能特点,以及当地风貌进行设计。 ”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傅春晓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