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实现破茧一样的蝶变

    更新时间:2018-07-30 21:48  

创新先驱

7月初,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第三次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奖。此前,青岛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前十、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诸多荣誉纷至沓来。

破蛹蝶变

20多年前的老红岛人印象中,红岛还是一大片滩涂,海边是一望无垠的盐田和养虾塘。而如今的青岛高新区,却实现了似破茧一样的蝶变。

青岛高新区事业部现在已经成为青岛高新区的一张“金字招牌”。2016年开始,青岛高新区10个事业部逐步成形。取代原先的“委办局”,首创的事业部制不单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显示了政府变管理为服务的决心。

1个月零3天,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时间。这是软件产业事业部部长张志强和他的9人团队完成中软国际“解放号”招商落户工作的用时。在张志强看来,事业部制最为明显的改观之一是所有工作围绕企业做,造就了全新的“红岛速度”。

在青岛高新区, 3天就可拿到营业执照和公章。青岛市工商局高新区分局副局长李梦军告诉记者,通过整合注册登记和公章刻制备案环节,代收刻章审批材料,申请人无须再到公安机关办理刻章备案手续,个体工商户登记更是实现了当场受理、当场办结、当场发照。

近日,高新区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宣布,实现业界最高质谱成像速率,使质谱成像实现了“立等可取”。

说起质谱成像,在大众视野里还有些陌生,但在全球科研领域却是不折不扣的研究热点。该项目带头人周晓光说,“我相信融智将在青岛高新区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未来前景!”

融智生物2013年落户高新区,是高新区自主培育的准独角兽企业。像周晓光这样的专家,来高新区创业的越来越多。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围绕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等高端资源,着力打造四大创新平台,“智囊团”日益扩大。如今漫步高新区,各式研究机构、创新机构林立, 成为科技硬实力的重要保障。

“科技硬实力离不开人才,高新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特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才特区”建设已在高新区启动建设近7年,高新区在科研配套、融资支持、人才公寓等方面构建起完备周全的服务体系,将继续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引才主体作用,加大人才有效供给。(来源:工人日报)

二维码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