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普希金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至今仍普照莫斯科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8-06-21 09:32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俄罗斯辽阔充盈的文学夜空里,普希金就是最璀璨的那颗星星。人们评价他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中也一定有属于普希金的位置。俄罗斯人对于这位大文豪相当尊重和认同,普希金广场、普希金地铁站、普希金博物馆、普希金故居、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咖啡馆……在莫斯科,到处都有关于普希金的印记。

普希金地铁站的装潢色调以灰白为主,与其他地铁站形成反差。普希金博物馆的外观与普通建筑无异。普希金广场的雕像气派庄重。本版摄影王大伟

青铜塑像的目光所及是你曾歌颂过的美好

莫斯科地铁站因其华丽典雅的建筑和特色各异的造型而举世闻名,普希金地铁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位于莫斯科地铁7号线的普希金站,地处商业繁华区域,快到出口的位置立着一尊普希金的青铜半身像。拱廊式的站台里,头顶则是挂着复古吊灯的白色拱顶,地上铺着浅灰色的大理石砖,两边竖立着浅色大理石廊柱。与其他色彩浓重、富丽堂皇的地铁站相比,普希金站清新又不失厚重,恰如诗人笔下那一首首举世传颂的诗篇。

走出地铁站,一抬头就能看到著名的普希金广场,巍峨的普希金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里,在辽阔的海波之旁。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向远方凝视。在他面前,河水广阔地奔流,独木船在波涛上摇荡,凄凉而孤单……”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歌颂的是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南岸的彼得大帝骑马铜像。如今,莫斯科河畔,特维尔大街旁,普希金的铜像正在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膜拜。

普希金广场原来叫“苦行广场”,因为以前这里有座苦行修道院。 1937年,为了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这里被改名为普希金广场。普希金铜像是广场的标志,落成于1880年,由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亲自揭幕。普希金铜像下面是黑色的大理石基座,基座上刻着普希金的诗作《纪念碑》:“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和同情。 ”铜像基座的四周装饰着青铜铸就的花环,基座下的红色花岗岩台阶上摆着大大小小的花篮。铜像身前是车辆川流不息的特维尔大街,身后是喷泉水池,行人来来往往,有的坐在椅子上休憩——一生歌颂自由的普希金,笔下所描绘的正是这番美好的景象。

走过岁月浸染的时空就像握着你执笔的手

从普希金地铁站坐车到红场,再转1号线到克鲁泡特金,出站后走200多米就是普希金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一条安静的街道口,院墙内黄色的楼房并不是特别起眼。由于博物馆外没有英语标识,我们转了很久才找到。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年龄都比较大,而且完全不会说英语。大家连比划带猜地沟通了好一阵子,满头白发的门卫才让我们进去。但他又指着我们的手机一边说话,一边摇头,意思是不准拍照。

记者凭世界杯相关证件买到了打折门票,票价是100卢布,相当于10元人民币。博物馆整体面积不大,属于两层半的结构。记者查询资料得知,这里原来是一处乡绅别墅,1957年经过装修后成为专门展示普希金生平及创作经历的博物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陈列品越来越丰富,包括众多俄罗斯文化名人的历史资料。博物馆还有一个展馆,专门用来展示19世纪沙俄贵族生活的原貌,里面陈列着很多那个时代的生活用品、服装、社交仪典等。

与普希金相关的展品占了整个博物馆面积的一半,毕竟他才是这里的主角。入口处是一尊普希金的青铜雕像,造型与普希金广场的类似,只是小了不少。整个参观过程中,只有这里是允许拍照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油画、家具、书籍、雕塑、生活用品,还有普希金的写作手稿,足足摆了七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专门的讲解人员,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女性。当你在某件展品前驻足时,她们会走上来提醒你不要触碰,然后小声给你讲解。不过,讲解全部都是用的俄语,记者完全听不懂,只能笑着说谢谢。展品旁的文字介绍也是俄文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英语注解。记者虽然在去参观之前做了“功课”,但还是看得云里雾里。

走出博物馆时,记者的心情还沉浸在博物馆的安静肃穆中。普希金的诗正好适合自己的心境,“我要百看不厌地凝视着你,在火炉旁边把一切都遗忘,钟上的时针带着响声,走完了匀称的一周,午夜使厌烦的人们走开,但怎样也不能使我们分手”。

那穿越数百年的诗歌是你刻在历史的执着

普希金,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他是俄罗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1799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的普希金,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便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作品。在普希金的小说和诗歌中,充满了对专制的讽刺、对黑暗的鞭笞,和对自由、进步的追求,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歌颂。在普希金短暂而多彩的一生中,圣彼得堡占据了重要位置。那里是“俄罗斯太阳”的陨落之地,普希金纪念馆就坐落于圣彼得堡。而作为文豪的出生地,莫斯科至今仍在最大程度地保留着与普希金有关的印记,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咖啡馆、普希金糖果店……

在著名的阿尔伯特大街上有一栋蓝色的小楼,那普希金曾经住过的地方,见证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和最悲伤的回忆。 1828年,普希金在舞会上见到当时只有16岁的娜塔莉亚,多情的诗人迅速对她展开追求。两人于1831年结婚,之后就住在阿尔伯特大街的这栋小楼里。如今,楼前还有普希金夫妇的铜像,两人执子之手,却没能与子偕老。 1837年2月8日,圣彼得堡的黑水河畔,38岁的普希金与一直骚扰妻子的法国流亡军官丹特斯决斗,遭到枪击的他于两天后不治身亡。有人说,法国军官在决斗中“耍赖”,提前开了枪。也有人说,整个事件其实是当时的沙俄政府故意策划的。无论事实如何,“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都在那一天陨落了。一直歌颂爱情和自由的诗人,用他最后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关于爱情和尊严的诗。

有人喜欢普希金诗中的乐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有人喜欢普希金诗中的美好,“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有人喜欢普希金诗中的激昂,“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我最喜欢的是以下这段话:

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请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本版撰稿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特派记者 王大伟(晚报莫斯科6月20日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