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地方政府到公交车企业,都主动利用、善用“互联网+公交车”,“网约公交车”将会是解决城市公交服务短板的一剂补药,还将是公交事业的新亮点
网约车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网约公交车你坐过吗?如今,在全国一些城市,国有公交企业主导的网约公交车悄然兴起。当国企拿出互联网思维,当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当实体经济结合虚拟经济优势,公交企业的供给模式创新,进一步满足了乘客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6月4日《经济参考报》)。
如今,城市公共交通日益发达,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等,让市民的出行选项有很多,然而公交领域仍存在服务短板,比如随着城市扩张,很多偏远居住区的市民面临着“出行难”“出行贵”——地铁、公交车难以覆盖到,每天乘坐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上下班交通成本又太高。
对此,深圳、宁波等地公交企业探索推出的网约公交车(也称“e巴士”),很好解决了偏远居住区通勤职工的上下班难题。从效率来说,网约公交车从市民居住地直达上班地,中途不停车或者很少停车,出行效率会大大提高;从成本来说,市民乘坐网约公交车的费用远低于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此前,很多城市曾推出定制公交车,但由于用户基数不够,平台操作复杂及票价等方面原因,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而深圳等地推出的网约公交车,是公交企业根据乘客需求确定线路,乘客通过互联网提前购票预约出行,使供需两端实现精准匹配,所以网约公交车相比定制公交车明显升级。
这是公交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的结果。于公交企业来说,一方面弥补了公交服务短板——即解决了常规线路服务欠缺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公交职工和公交企业多了一条增收渠道。以深圳为例,公交司机休息时间兼职开e巴士,每月多赚2000元。同时,由于乘客相对稳定,有利于企业增收。
此外,网约公交车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并改善空气质量。由于网约公交车是一人一坐,比其他公交车舒适,再加上乘坐方便、出行效率高,不少有车族上班会放弃开车,如此一来就能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机动车污染,还能分流公交车和地铁部分乘客,可缓解公交车和地铁的客运压力。
尽管网约公交车能创造多赢局面,但目前只有少数城市推出这种公交服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多城市公交公司还是传统经营思维,既没有看到自身资源优势,即闲置的公交车辆和司机等,也没有看到“互联网+”的巨大魅力,或者不懂得利用“互联网+”,甚至还依赖财政补贴、行政推动。
此外,一些地方行政对公交车管理太死,限制了公车企业创新空间。比如,有的地方管理部门只允许公交车在批准、规定的线路上运行,不允许“越轨”,那么根据需求灵活运行的网约公交车就没有发展空间。有关部门可能是出于安全等考虑,但却忽略了部分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公交服务不足。
显然,网约公交车不可能像网约车那样快速发展。因为网约车快速发展,主要是资本推动的结果;而网约公交车目前来看只适合公交企业运营,缺乏资本等力量推动,发展自然较慢。交通主管部门能否出台政策鼓励网约公交车发展,能否为其提供灵活宽松的发展环境,值得深思。
公交车虽然是一种传统交通工具,但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从地方政府到公交车企业,都主动利用、善用“互联网+公交车”,网约公交车将会是解决城市公交服务短板的一剂补药,还将是公交事业的新亮点。(冯海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