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新文创何以把握时代文艺之脉动

按照美国文化学者瓦尔特·翁的说法,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我们今天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是“次生的口语文化”时代。在久远的过去,人类还曾经有过一个“原生的口语文化”时代,那时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并广泛使用,人们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沟通和交流信息。在“原生的口语文化”时代之后,在“次生的口语文化”时代来临之前,我们还经历了时间不太长的印刷文化时代。

在科学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就同时宣告一种旧技术的终结。有了机轮,就没有了拉纤。有了现代交通体系,就没有人再骑马远行。不过,信息技术的演进过程有所不同。有了书写技术,口头交流仍然大行其道;有了互联网,口头交流和印刷书写文化也仍然通行无阻。累进和叠加,是信息技术演进的基本特点。

从另一个方面说,口语文化时代的信息生产、组织和传播方式,是一种“古老常新”的技术。今天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信息生产、组织和传播规则,不仅没有脱离口语文化的规则,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某种“回归”。

在“原生的口语文化”的古代,故事都是众人攒的,找不到创作者,也找不到集大成者。看上去众声喧哗,却也在传承过程中,遵循着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审美理念。从集体创作的“共性化”特质到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个性化”追求,在这中间我们不仅能看到长长的演化轨辙,也能体会到两端之间的张力和各自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格式塔心理学、集体无意识等学说,都多少触及这个话题。漫长的、多次的置换与变异,让匿名的众人集体创作和具名的少数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都臻于极高境界。从屈原、李白到龚自珍,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可谓星汉灿烂。同时,牛郎织女的传说,三大史诗的演述等,也是代代传承,不绝如缕。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我们突然又回到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数量庞大的网民都在随时随地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用文字,也用图像,用音频,也用视频。一个新的共享和共治的网络王国隐然出现。知识生产、艺术创造、实用资讯交换,都重新变得极为便利。网络文学的大行其道,就可以大体看作是集体与个人、共性与个性的又一次共鸣。想起看过的芬兰“文化三宝磨”计划,利用语义网2.0技术,把不同格式、不同类型和样式的资讯重新做了整编,当时令笔者顿生羡慕之情,畅想以后跨媒介整合资源的美妙前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今天,就在中国,这种技术和理念,已远非高不可攀的“范例”。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中国的科技文化势力,早已拐出荆棘丛生的小径,踅入新的快车道。他们所制定的长线策略,正在助推新的文创生长点。若能把得时代文艺之脉动,何愁没机会领舞霓裳羽衣?(作者:朝戈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