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青岛人:流动科技馆要进乡村校园了!还有这些科普超给力...

核心提示: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学校了!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科技盛宴”。5月15日,记者在市科协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媒体通报会上获悉,日前,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青岛市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将开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项行动”。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学校了!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科技盛宴”。5月15日,记者在市科协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日前,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青岛市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将开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项行动”。

微信图片_20180515170448

会议现场

去年青岛建成8个校园科普馆 

去年以来,农村地区“提素”成效显著。如市科协大力提升农村科普能力,为全市200个省定贫困村配备“数字科普通”终端,每天滚动播放科普节目8小时;在全市农村中小学建成8家校园科普馆,今年计划再新建一批,目前正在选址论证中。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证书培训,全年累计培训农民15506人;市海洋与渔业局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行动,集中推广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市林业局开展林业科技下乡行动,开办林农课堂、林间培训等,普及林业科学种养、防虫防病等新技术知识;市妇联组建巾帼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巾帼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村妇女推广先进成熟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施,现场解答技术难题。

微信图片_20180515145532

启动仪式(资料图)

专家来到家门口帮你解惑

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今年,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青岛市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将开展科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项行动”:

产业振兴,对接农村需求。市科协等部门要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方向,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发挥海智专家工作站和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资源优势,引领海外专家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实施学会与农村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动学会科技服务站建设,重点开展“百会百村”行动,即组织和动员一百个学(协)会、农技协,对口服务一百个农村,采取“一会一村”“一会多村”“多会一村”的结对方式,搭建专家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实施“一村一品”助力工程,发挥平台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网络优势,发掘地域农村产业潜能,培育乡村发展文化、科技、休闲、旅游等新兴特色产业。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来了

人才振兴,加快“提素”步伐。市科协、教育、科技等部门要推动建立城乡一体、均衡配比的科普教育发展机制,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科普教育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科技教育师资,建好建强乡村科学教师队伍;组织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学校,实现流动科普服务全覆盖。市农委、环保、妇联、林业等部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培训基地,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专业化教育,鼓励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全国农业科教云、科普中国服务云等平台的作用,推动涉农科普平台的落地应用,为农民搭建学习“云上课堂”。

微信图片_20180515145536

大讲堂开讲(资料图)

鼓励创作科普文化艺术作品

文化振兴,厚植科学沃土。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品牌活动,开展世界粮食日、健康中国行、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农村安居宣传和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切实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支持三农类优秀科普文化艺术作品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作品,为农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实现各类功能场馆资源共享,建设农村社区科普馆、农村户外科普公园,试点建设科普乡村、科普小镇;推进“科普青岛·智慧电视”在农村落地。

生态环境难点问题有望解决

生态振兴,聚焦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组织环境专家实施对口帮扶,针对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举办农村气象讲堂、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活动;开展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生态建设等,开展“乡村文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活动,选树宣传农村青年典型,组织环境资源等相关专业志愿者和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深入农村(社区);加强农村地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党员定期参观科普示范基地

组织振兴,加强基层建设。组织科技专家成立咨询服务团队,对接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提供定向咨询和指导服务;整合科普场馆、科普示范基地等场所资源,面向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开放,定期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强化农技协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农技协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组织专家、学者、科普志愿者充实农技协流动力量,面向周边村落辐射、传播、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将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纳入全市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中。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姜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