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行业从去年3月份兴起,随后资本蜂拥而入,狂热程度堪比共享单车。
一年之后,曾经的万人空巷,如今只剩来电、街电等几个公司还在。资本与市场在短暂的狂热之后,终于回归理性。只有越来越清晰的盈利模式,才能在残酷的洗牌中存活下来。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大致为以下几种:
其一,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顾名思义,充电宝可以被带走,并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完成归还。这种模式近似于共享单车。
这种模式的主要盈利点在充电宝本身的租金、单机设备上面的广告、出售配套数据线这三个方面。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由于会借出充电宝,所以会对用户收取押金,类似共享单车的押金政策。但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共享充电宝的押金基本可以覆盖单个充电宝的成本,所以风险相对小很多。
其二,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用户借走充电宝后,依然在附近活动,用后原处归还。这种模式相较于第一种模式,资金投入较小,风险相对于异地归还而言比较低。而且,省去了区域间充电宝的调配,运营成本也较小。相对应的,这种模式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租金和出售数据线,广告收入比第一种模式要低很多。
其三,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这种模式一般表现为,在餐厅、咖啡厅等处桌子上安装一个牌子,充电宝与数据线为一体,即充即用,不需借走,不需支付押金,方便快捷。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铺设速度较快。由于不需出借充电宝,所以产品折旧较小,风险较小。其缺陷在于盈利点单一,基本只有租金收入。
尽管共享充电宝经历了火热的发展,但我并不是很看好这个行业。
首先,当前虽然各大公司都在跑马圈地,但设备铺设范围还是不够。例如,碰到共享充电宝的单机设备,假设是第一种模式,一定会担心归还时如果找不到设备怎么办。共享充电宝很难达到共享单车的铺设广度,而没有了铺设的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到租赁充电宝的人群数量。
其次,除了行业内各个公司竞争激烈以外,很多餐厅、商场也都提供了临时充电服务,这就会挤压共享充电宝的市场空间。
此外,越来越多的充电宝制造商也在对自身产品进行创新,在扩大充电宝电量的同时,也在尽力减小充电宝的体积与重量。这使得随身携带充电宝变得不再麻烦,降低消费者对租赁共享充电宝的需求。
最后,各大手机制造商也在竭力增大电池容量,延长手机使用时间,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极速充电技术的革新,让手机充电几分钟即可出门成为可能。
因此,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运营模式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再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该行业的市场容量也会受到其他行业的挤压。若想长久发展,持续盈利下去,还需要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盘和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