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一分钟写出800字新闻稿?新闻界“黑科技”亮相车展引围观

核心提示: 你是否想过,一条在朋友圈刷屏的新闻报道,竟是机器人“记者”完成的?

你是否想过,一条在朋友圈刷屏的新闻报道,竟是机器人“记者”完成的?AI+时代将科幻片一样的“黑科技”变成现实,人工智能正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媒体行业正是其中一环。近日,由青岛晚报掌控全媒体携手智搜科技合作开发的写稿机器人亮相青岛车展吸引不少人“围观”

微信图片_20180427173313

亮相:写作机器人车展“圈粉”

“作为最受瞩目的顶级车展之一,本届青岛国际车展吸引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多家参展商,共展示车辆1096台……”4月27日上午,在第十七届青岛国际车展上,机器人“小智”现场写稿吸引不少人驻足“围观”。工作人员使用电脑进行现场操作:动动鼠标选择写作领域、字数和素材采集时段,最后输入题目的关键词:青岛车展,机器人便开始自动识别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不到1分钟时间就快速生成一篇883字的“初稿”,记者或编辑只需在“初稿”上进行修改和润色,一篇优质的内容就搞定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小智”写作的文章类型多样,覆盖社会、财经、体育、科技等22个领域。这样一来,对于编辑们来说,可以不用局限在单一的领域里重复创作,而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写文章。比如说,一个常年写娱乐类文章的编辑,也可以跨领域的用写作机器人来写科技类的文章,创作范围更广阔了。

工作人员使用写稿机器人进行现场展示

工作人员使用写稿机器人进行现场展示

据悉,青岛晚报掌控传媒携手智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第十七届青岛国际车展会场大放光彩,现场直播写稿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和细节,圈粉无数。在操作人员的演示下,通过自主选择写作领域、字数和素材采集时段,最后输入题目的关键词:青岛旅游,机器人便开始自动识别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一篇800字左右、以全市旅游生产安全和市场秩序专题工作会议召开为题的新闻稿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呈现在大家眼前。直播现场也因写作机器人的高科技含量引来广大参展人员的围观和热议。

解密:知识图谱赋予AI生命感

机器人“小智”究竟是如何写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写作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技术爬取和聚合全网信息和热点。知识图谱在庞大的数据基础上,够构建起庞大的知识网络,当知识图谱应用到媒体和内容产业,便可以做到内容的抓取、聚合,进而再进行内容的生产。“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智能“大脑”,装载了大量的知识。又像是一个和蔼的智者,只要你输入你想查询的资料,它就会为你爬取,为你解答。”

那么,机器人写出来的文章会不会跟网上的文章雷同?Giiso创始人兼CEO武文斌在接受深圳《创见未来》栏目采访时说过:“写作机器人是通过理解完网上的素材以后重新来写一遍的,并且它每天都在学习人是怎么写文章的,通过学习之后,它可以形成一个记忆机制并在后台存储下来,再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不断去进化,让写作变得越来越智能。” 除Giiso的写作机器人已正式进入商用外,国内知名媒体如腾讯、今日头条、第一财经、百度等都在研发写稿机器人,用于自家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和分发。

爱奇艺20180428174057

爱奇艺20180428174127

 写作机器人操作界面

移动互联时代,机器人写作只是人工智能在媒体和内容产业上的应用之一,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优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希望当用户在与人工智能聊天时,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理解用户需求,聚成用户画像,为媒体和内容产业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用户信息。

争议:人工智能或引“下岗潮”?

成稿速度快,机器人频频“抢饭碗”,记者是否前途堪忧?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楚新表示,现阶段机器人只是解放技能较低的重复性劳动,取代记者还为时过早。“人工智能确实会解放人类的双手。不久的将来,一些低技能、单一的、重复的工种很快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写作机器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将热门推荐新闻交给人工编辑,将会遭到不公正客观的质疑,而交给机器,可能会遭到生产假新闻的质疑。”

在写作方式上,机器会改变内容生产者的写作方式,但在内容深度创作和情感的抒发上,内容生产者绝对是凌驾于AI之上的。在AI时代,记者编辑们其实不需要担心取代与被取代的问题,而要重点关注如何与机器人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做到“人机协同”创作优质内容。

相关链接:

国外已经有一些专注于机器人写作的初创公司,如NarrativeScience、Automated insights、AI、ARRIA等,应用于天气预报、空气质量、医疗报告、财经、体育等领域的写作。其中,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美联社使用的写作机器人“作家”(wordsmith)便是由Automated insights公司开发的,每季度要写接近3700家公司的财报,是同时段美联社编辑和记者手工撰写的相关报告数量的12倍。

《纽约时报》研发的机器人编辑Blossomblot,每天可以推送300篇文章。除了以上两个是比较出名的机器人编辑,还有许多在民间服务着人类:《华盛顿邮报》在使用”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的员工设计了智能系统,专注处理地震突发新闻;路透社利用名为Open Calais的智能解决方案帮编辑审稿;《卫报》利用机器人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每月发行5000份。(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赵文源 实习生 李俊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