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务委近日发布《关于申报2018年度第一批商务发展项目的通知》。今年资金主要支持18个方向,重点支持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推动商业便民利民发展的项目,以及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促消费、稳增长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典型示范类项目。其中明确提到,“深夜食堂”最高可获10万元补助。
去年,黄磊主演的国产翻拍剧《深夜食堂》,虽然在豆瓣上的得分刷新了“2017年国产剧新低”,但还是引发了刷屏现象。很多人心间其实都藏着一个“深夜食堂”,都希望自己身边也有一个“深夜食堂”。
北京把“深夜食堂”建设纳入了公共服务的领域,当然不是自己建设自己经营,而是通过财政补助发挥引导作用。据了解,北京将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发展,包括支持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和特色商圈。每个“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最高可获500万元补助,每个“深夜食堂”特色商圈最高可获300万元补助,而每个“深夜食堂”特色餐厅最高可获10万元补助。未来可期,夜色可餐。
这几年,在城市街头亮起的,除了一些“食堂的灯光”,还有一些“书房的灯光”。很多城市借鉴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深夜书房”的做法,利用公共资源,打造了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的“深夜书房”。比如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就在城市最繁华、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城市书房,打通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市民提供了“读好书”的新去处。一盏盏为读书人点亮的灯,打开了一座城市的诗和远方。
现在,人们已经认可城市拿出资金,建设不打烊的“深夜书房”。其实,“深夜食堂”与“深夜书房”有着共同之处,“深夜食堂”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深夜书房”。 “深夜书房”主要是对准心灵而来的,有着“治愈系”的作用。“深夜食堂”带来的不仅是果腹,也有心灵的治愈。《深夜食堂》的漫画作者安倍夜郎曾经说过,深夜食堂就是让大家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满面笑容回家的治愈天堂。“深夜食堂”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如果有“深夜书房版的深夜食堂”,在饭桌边看几页书再回家,那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还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是,今年以来,一场“抢才大战”正在全国范围内上演。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抢才大战”力度更大。现在,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内,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富有竞争力的抢才政策,这些政策有务虚的,也有务实的,有不少都是以真金白银支撑的。
城市与人才是相互选择的关系,有点像谈恋爱,应该是心与心的结合,是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相互成全。真正的人才,在乎的绝不只是钱多钱少。高层次的人才竞争,终究是人才发展环境、创新创业创优生态的竞争,这就提出了围绕人才创业、创新、就业、创优、生活和家庭需求,全要素创造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对于那些刚刚来到城市的人才来说,不排除也有“深夜食堂”的需求,而支持“深夜食堂”发展,打造有特色的“深夜食堂”,其实正是抵达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全方面的需要。
在原著作者那里,“深夜食堂”是一个有着仪式感的场所,迷漫着治愈人际疏离感的力量。因此,补助“深夜食堂”是给城市做加法,直接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当然,这是一个需求多元的时代,城市所应做的,就是不断发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补助“深夜食堂”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新需求新需要等待发现和满足。 (乔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