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孟珍展示其与团队研发的植物生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今天西红柿大棚里温度达到多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怎么样?大概还有几天会进入花期?”4月4日,出差一周的康孟珍,一下飞机就来到农业生产基地,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43岁的康孟珍拥有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平行农业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多个头衔,但她对农业却情有独钟。“传统的农民通过生产经验进行农业管理,新型农民更善于将科学技术和新的经营方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农业也需要智能技术。”她笑着告诉记者。
现代高效农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定的十强产业中一个传统产业。“省里要求要动用更多资源,加快其改造升级,我们就是要用大数据为现代高效农业插上‘云翅膀’,用‘互联网+’提档升级。”康孟珍说。
康孟珍介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从而得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所在阶段;不同生长阶段对于农业管理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因而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有效地进行农业管理的指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积温达到一定数值时,西红柿就要准备进入开花坐果期,而坐果期对于土壤养分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可以通过棚内温度的监测指导施肥的时间。”
原理听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这个想法最初源于我读博期间的一个研究课题,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慢慢地,我开始思考,为何不能将这种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建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植物建模,去指导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康孟珍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她开始着手设计一款轻量化的环境监测物联网产品,经过两年的时间,这款名为“潘那利”的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被成功研发出来。
记者在试点的种植大棚里也看到了“潘那利”智能监测系统。环境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可以实现现场环境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送,随后上传到云端存储与计算,在客户端软件上显示出综合计算后的数据。在大棚隔壁的工作间内,软件后台显示在大屏幕上,每隔十五分钟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康孟珍说,这些数据都是农业管理指导建议的根据。
“现在这个大棚是一个草莓种植大棚,目前这款产品主要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三个要素,配有太阳能板无须外接电源,通过4G网卡传输数据不用外接网线。”康孟珍表示,“潘那利”的定位与研究所内从事科研的产品不同,要求成本低,便捷实用,适合在普通农户的田地里推广使用。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潘那利”会有不同的配置,可以监测土壤温湿度、pH值等,因此不管是温室大棚、阳台农业、植物工厂,还是畜牧养殖等多种生态系统都适用。
根据植物建模、实时收集数据指导农业生产,这只是康孟珍智慧农业构想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康孟珍带领团队研发了“道田云—农业种植智能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定位于对农作物整个种植过程的全程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基础版提供生产环境数据采集、在线专家问答、作物批次管理、可追溯农产品电商、种植批次管理等功能,通过构建生产端的大数据服务共享农业等新型经营模式,以销带产;智能版则提供产期产量预估、农艺措施智能提醒、种植方案推荐等功能。”康孟珍告诉记者,有了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管理,更能实现由产到销的全产业链的信息对接,打破信息瓶颈,让生产更科学、销售更便捷、食品更安全、环境更健康。
目前该系统已在淄博、寿光、莱西等多地建设合作试点,通过环境智能检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和作物模型进行分析和生产模拟,进一步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计划进行人力、资金、资源的科学合理的调度安排,为农产品种植企业(基地、合作社)和个体提供轻量化的现代农业管理服务,同时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多途径。
“希望能用我们的智能技术和平台,助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并让人们对农民这个身份有新的理解。”康孟珍说道。(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