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随着天气转暖,有些冠心病患者准备停下阿司匹林,可以不用再小心翼翼了。可近期居高不下的手术量提醒市民,危险往往就发生在转暖的春季里。据统计本周青岛阜外医院心脏内外科手术总量多达107例,仅3月29日一天,心内科手术即达44例。
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春季心血管病的高发?春天应该如何预防“心病”?专家提醒:春季气温时高时低,人体需要适应气温的反复变化,造成身心疲累。这种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春暖花开时节疾病找上门
市民张先生今年63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多年,天气暖和了,跟朋友外出爬山,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热没注意换衣,患了感冒,在家休息多日。近几天一直感到胸闷憋气,自己认为是感冒原因,一直没当回事。
一天早晨醒来,胸口剧烈疼痛,浑身大汗淋漓。老伴见状不好,赶紧给服上速效救心丸,却丝毫不起作用。立即拨打120,送至青岛阜外医院。经检查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行急诊介入治疗。
造影显示,三支大血管中的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两支血管完全闭塞,还有一支狭窄75%。在与家属进行沟通后,心内科介入团队立即展开手术。好在抢救及时,老人生命转危为安。
而在心外科,近期搭桥手术病人也比较多。而发病的原因也多跟季节有关系,加上个人自身有一些基础病,不注意就诱发了疾病。
为什么春季心血管病高发?
专家提醒,春季气温时高时低,人体需要适应气温的反复变化,造成身心疲累。这种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以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会引起人情绪上的兴奋,增加心脏负担;如果不注意保暖,出现感冒发烧,免疫力下降,同样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而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冷热平衡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出现意外。如未及时注意,心血管病风险并不比寒冬小。
春季心血管病发作有哪些先兆?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按季节来说,最易发作的季节是冬季和春季;而按时间来说,每天清晨是高发期。有许多朋友平时胸闷、憋气、疼、头晕眼花不当回事,认为是小毛病、扛扛就过去,但就是这种,一起床、一上下楼、一着急、一生气难受,一休息就好的,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典型症状。
专家提醒大家,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是心脏病即将发作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1、近期内屡次发生胸背部闷胀、沉重或气短。
2、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红色泡沫痰
3、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
4、糖尿病人出现昏迷者
5、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尤其在近期出现者
6、突发的不明原因的晕厥或抽搐
日常应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简单来讲,心脏病主要有四大典型症状:心口绞痛、胸闷气短、心慌心悸、浑身乏力。
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与自己无关,所以从不多加注意。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案例,也向我们证明猝死等心血管疾病趋于年轻化趋势。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治疗。
在预防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感冒诱发冠心病
冬春季节交替之际,气候变化无常,易发生感冒,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可直接影响肺部通气功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冠心病发病几率。因此要注意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2、注意防寒保暖
当气候从冬季进入春季时,气温回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常常不能准确预测天气变化,忽热忽冷,更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或加重已有的病情。
3、饮食清淡为主
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饮食平衡,避免高脂肪、油腻刺激性食物,少吃羊肉、海鱼等酸性食物,多吃山药、菠菜、大枣等甘温补脾之品,不吸烟酗酒等。
4、坚持用药,定期体检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而很多患者则常常用药不规律,出现了发病则吃药,不发病就停药的倾向,这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是很不利的。只有坚持经常用药,定期检查一下心电图,才能有效阻止疾病的发展。
除此之外,心血管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躺下、起身、低头、下蹲等动作要尽量缓慢,以免发生低血压或突然出现晕厥、摔倒。
2、早晨醒来后不要急于下地,在床上坐5分钟左右再穿好衣服,然后喝一杯温开水,让血液得到稀释,以免出现心绞痛、中风等。
3、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出现头晕、头疼、肢体麻木时要及时就诊。
4、生活要规律,不能熬夜,晚10时前必须睡觉。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宫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