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孩子们去触摸春天,走出教室,去感知大自然……”近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鲁圆愿老师在家长群中发布了一则“三月不布置周末作业”的通知,引发家长热议。据鲁老师介绍,自己的初衷很简单:“阳春三月是踏青的好时光,周末时间,孩子们不必窝在家中做作业,相反,他们应当走进大自然,感受春日的暖阳,去观察、去发掘万物复苏的生机。”老师的举动,不仅乐坏了班里的小朋友,家长们也纷纷点赞。
童年是一首歌。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春光里,像一只欢快活泼的、自由飞翔的“小小鸟”,在田野上奔跑、打滚、追蝴蝶……这些都是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反观如今的孩子们,似乎没有时间玩,或者不会玩,大量的时间不是埋首于作业,就是奔波在补习班之中。比起课本中停留在文字层面的鸟语花香,大自然的美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这也是一种学习。可以说,“三月不布置周末作业”,其实布置的是最好的周末作业。
诚如一位家长所言,“这份作业的意义,远远超越练习本里一个空想的造句,或是在一段文字中去寻找描写春天的句子。无论是春天还是大自然,都要真真切切地让孩子用心灵去感受,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稚嫩的小手去触摸,才能实现立体学习。”其实,许多家长内心里也有这种想法,想带着孩子出去寻找春天的脚步,但苦于孩子作业压力,或因为自己忙于工作,如此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只能成了空想,而鲁老师则为家长和孩子们创造了这个条件。
组织孩子们逢春而游,曾是许多中小学校教学的标配。但就当前而言,中小学生几乎都是在封闭的校园中度过。春游是孩子们走出校园、开拓视野的特殊载体,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集体意识,还可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如今不少学校不敢组织春游,主要理由也是一致的:担心学生安全,唯恐出现意外。组织学生春游,安全不应成为障碍,也不是耽误学习的理由。只要组织严密,防范措施得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春游,自古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一幅描绘老师带着学生触摸春天、接受大自然洗礼的美丽图景。“三月不布置周末作业”,其实也是提醒我们把春游还给孩子。对学校和家庭来说,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们走出室外,去寻找春天的脚步、去发掘春天的生机,都应得到重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