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8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
年收入超12万元需进行个税申报。资料图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向艰苦地区、特殊岗位倾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目前,我国的个税起征点还是3500元。个人所得税一共分为七档,超出3500元越多部分,税率越高,最高可达45%。而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工资收入金额减去各项社会保险费再减去起征点(3500元)。应纳税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相应档次的速算扣除数。
比如说,按照月薪10000元,缴纳各项社保费用1500元来算,那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000元,对照不同的阶梯,属于4500-9000元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那么应交税款就是445元,实发月薪8055元。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李华教授表示,提升个税起征点,其实是体现基准扣除。毕竟2011年制定了3500元标准,7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变化。
拉动消费升级
调节收入分配
全国政协委员石文先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扣除,意味着充分考虑纳税人家庭构成、生活支出等因素,给予减税实惠,在推进个税改革中是非常关键的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阎志表示,推进个税改革将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会达到拉动消费升级、调节收入分配等综合效果。
人们普遍认为,现有的个税起征点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状况,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上调,以减少中低收入者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勇表示,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目前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在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3500元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使得个人所得税逐渐沦为“工薪所得税”,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的征收主体,这样的模式使得这部分百姓的税收压力变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居民收入两年增长的大背景下,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显得尤为重要。
专项费用扣除
与国际政策接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了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于提高到多少,没有具体提出。
对于这个问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说,个税牵涉到这么多的老百姓,诉求是希望能尽量减轻负担,起征点提高可以减轻部分人群的负担,但是如果其他方面都不变的话,高收入人群就减轻得更多,不符合个税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要求,还要看怎么形成合理的方案,不能光讲究这一个指标。
贾康介绍,目前,个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来源、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负担等群体的利益平衡。个税起征点并不是唯一指标,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要专项扣除,比如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
“关键要看怎么配套,使个税的功能能更好地发挥,调节再分配,限制两极分化。”贾康说。
李华也提到,专项费用扣除体现了我国与国际通行政策的接轨。李华介绍,包括孩子基础教育、老人基础养老和大病医疗等费用,均可以与义务教育、医疗制度相结合,确定扣除细则。“而不是简单地花多少钱就扣除多少,主要还是体现一种公平与公正。”
确定起征点须考虑
国家财政承受力
同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升顺应了个税改革的需要”。张德勇认为,目前来看,中国的个税改革整体进程是相对缓慢的。个税改革一直是财政工作的重点,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上,财政部长肖捷强调要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包括在之前一度被热议的“个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纳税”,虽然曾被进行广泛讨论和多次建议,但由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因此实行起来的难度较大,进度也相对缓慢。
不少网友都为个税起征点调整而点赞,认为其“利于民生”“深得民心”。在经济快速发展,物价相对上涨的现在,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无疑是更加科学、合理、利民的做法。
3月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吹风会,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报告有关情况。当被问到个税起征点具体将会调整到多少时,黄守宏表示,这需要经全国人大审议,目前无法确定。个税起征点的确定也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派记者 张玉岩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