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增2200公顷湿地乐见更多“积水潭”

2月2日,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透露,今年北京将继续加大湿地恢复与建设力度,计划全年将恢复建设湿地2200公顷。而过去五年,全市已经累计恢复与建设湿地8000多公顷。

其实,北京很多地方都曾是湿地地貌,如“海淀”“积水潭”“苇子坑”“水碓子”“北洼”,其名皆源于此,只是和其他过度开发一样,这些地方如今已叫“淀”不见“淀”,名“洼”不是“洼”。

大面积、持续性地恢复建设湿地,将对北京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其实,这只是北京这些年生态恢复和建设的一个缩影。从刚刚公布的北京政府工作报告看,过去五年,北京超额完成平原百万亩造林任务,新增城市绿地4000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3%,城市生态空间大幅增加。如密云水库,通过加强管理、修复生态,蓄水量已达20亿立方米,实现了“九连跳”。相较数字,市民的感受可能更直观一些,尤其今冬,与“增绿”相伴随的是“添蓝”,蓝天出现的次数远甚于往年。

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俨然已成一种必需品。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已不是吃饱穿暖,而要求有更清新的空气、更干净的水、更美丽的城市环境。审视当下的现实情况,北京市人均绿地面积大约为16平方米,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华沙为77.7平方米,差距仍然很大。而来自可持续发展的“倒逼”压力,不断提醒着城市管理者在生态恢复方面应当持续用力。

2016年,门头沟区政府将京西旅游胜地——灵山风景区关停,启动生态修复工程,便赢得了舆论一片叫好。其实,这看似“割肉”,实则却是以退为进,着眼于长远的理性选择。据统计,灵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高峰时曾达30万人次,但那些年已跌至五六万人次。再不转变观念,别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即便想要拿“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走粗放式路子,都已经无法持续。

恢复建设湿地,也是遵循类似的逻辑。既是补历史的欠账,更是基于对生态效益的深度认识,是算民生账、算长远账、算效益账。是用湿地面积的不断扩展,去砍掉过去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类型,用绿地的“扩围”倒逼管理者提高可用土地的利用效率,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生态修复,是几乎所有工业化城市都曾或正在面临的难题。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莫不曾对环境问题进行艰苦整治。当北京这座拥有23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用几十年走过人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势必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治理举措,以及更加坚韧的治理态度。(唐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