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化,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春节就是很好的例子。
曾经疲惫煎熬的春运已成过往,横纵全国的高铁网让人们归家的脚步变得轻盈快捷;曾经“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传统基本落幕,不少人除夕当天才拎着行李箱往机场奔;曾经抢备年货的紧张忙碌化为记忆,轻轻一点送货上门的电商走进千家万户;曾经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等春晚的场景已经难觅,取而代之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屏时代……作为一圈圈历史年轮的起点和终点,春节必然会打上时间的痕迹。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传统如何对接现实、文化如何面向未来的种种问题。
“年味儿淡了。”近些年来,提及春节,这似乎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感慨。可为什么日子越来越好,年却越过越没意思?这固然是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但更深层的是诞生于农耕社会的春节,与现代中国出现了某种“脱节”。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节根植于乡土中国的时序观,凝聚了人们对旧的怀念和对新的期盼,其内涵和外延都与“农”字脱不开关系。但随着中国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传统的仪式与心境自然消弭。生活节奏快了,忙碌的工作已让人们难有时间按部就班照着民谣唱的日子洒扫庭除、杀鸡打酒;生活水平高了,旧时过年才能吃到的食物、穿上的新衣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期待难免打了折扣;生活理念变了,过去讲究“爆竹声中一岁除”,现在大家讨论的,则是为了更好的人居环境咱们是不是可免掉那声响儿?相比于对过年的种种儿时记忆,如今的年确实少了几分特殊,多了几分平常,“年味儿变淡”实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过去的“浓”也好,现在的“淡”也罢,都是时代演进的必然。与其说是年味儿变了,不如说是我们过年的方式变了。曾有汉学家感慨,中国人只要还在意过春节和家庭团聚,中国文化就依然根基牢固。的确,值得感怀的春节,早已化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纬里。纵有艰辛、有劳顿,但每到此时,都会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催促着人们收拾行囊、踏上归途;纵有烦恼、有抱怨,但每到此时,人们都会丢下平日里的庸常,去共赴一场团圆的盛宴。这个节日,凝结着亲情和乡情,寄托着慰藉和希望,是高速流动、飞速变化的时代最深的乡愁。这样的精神内核,赋予了春节“扛得住那些变”的价值依归,也推动着其与时代一道前行。
传统节日是文化的积淀。今天,我们谈论年味儿,是精神寻根,又何尝不是文化传承。从纸张的发明让桃符换成对联,到电灯的出现让灯笼只剩躯壳,再到移动支付的盛行让红包隔空传递……春节在变动不居中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恰恰揭示出,文化传统同样可以有新的包装、新的形式。让年味儿“浓”起来,并不一定是要重现曾经的生活图景。如何在护佑传统节日精神内核的同时,为其注入更加鲜活美好的新风俗,让其更满足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需要,恐怕是时下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今天的年味儿从哪里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必然有不同的期待,但内核不应变也不会变。这个内核来源于情感性,不管走了多远的路,看过多少风景,总有一些门为你而留,等待着你回去看看,说说苦乐际遇;这个内核依托于仪式感,围炉守岁、敲钟祈福,走亲访友、贺岁拜年,这些习俗强化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凝聚之力;这个内核诉诸于参与度,放下手机里的花花世界,花点时间跟父母谈谈心,跟好友聚聚会,推心置腹,商量谋划,或许更有助于我们读懂“和”的意涵。面对传统文化在过去与现在的时态转换,细心寻找那些属于自己的不变,发现那些面向未来的变,我们都能在时代的乐章中,重拾年味儿的旋律与节奏。
在一部外国人拍摄的关于春节的纪录片中,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让异域文化者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既具备当代发展速度,又以传统文化精神凝聚人心、有序前进的国家。或许,这份联通家国的深厚情怀,就是我们钟情于春节并期待春节的理由。戊戌新春将至,我们再读春节,愿每个人都能通过节日的仪式感悟生活的温暖,找到“此处心安”的慰藉,找到砥砺前行的力量。(张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