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当青岛“老字号”制造企业遇上“消费升级”

核心提示: 青岛,一座智慧而有气质的城市,依山傍海,既有现代化的楼宇,又遗留着西欧风格建筑。

青岛,一座智慧而有气质的城市,依山傍海,既有现代化的楼宇,又遗留着西欧风格建筑。

2017年青岛吸引了8808万游客到此一游,旅游消费1653亿元。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青岛的旅游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同时,青岛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也不可小觑,在2016年青岛100强企业排行榜中,制造类企业创造营收6241.48亿元,占据百强总营收的七成,而榜单上的“海尔、海信、青啤、双星”等也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企业的产品代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是青岛多年引以为傲的创新力量。

如今,曾经的创新力量却被叫作传统公司,他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在资本、出口疲软的态势下,承载“新科技、新理念”的新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最有力的马车。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表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政策的催促下,老牌企业拥抱新科技、新理念已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其中有些企业借助新科技、新理念,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提升,成为教科书式的案例。

亿欧列出四家消费领域的传统制造企业,以及他们在“消费升级”浪潮下的创新之处。

服装:红领集团(酷特智能)

红领集团是“换道超车”的典型案例,公司成立于1995年,最初做成衣生产。2003年,创始人张代理参观国外工厂后,决定转型个性化定制。此后红领开始摸索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和柔性制造生产线。2013年,在确定了互联网+工业的路线后,红领打造了一套叫作SDE的服装定制化解决方案,用张代理的话来说,这套系统“颠覆了传统企业基本的逻辑,重塑了一套工厂运行架构”。同时,让红领完成了成衣生产到个性化定制的赛道转换。

红领真正走入大众视野是在2016年。当年,马云在云栖大会提出新制造,表示个性化定制会成为制造业的主流,C2M的概念走红。同时,经济学家许小年也不止一次在各类演讲中提到红领集团,将其作为传统企业创新的例子,进一步提升了红领在C端的知名度。而为了表明深入科技研发的决心,红领在2017年初更名为“酷特智能”。

2018年2月10日,红领集团/酷特智能副总裁柳屹立将在亿欧2018青岛产业创新论坛上发表题为“从红领到酷特,消费升级背景后的制造升级”的演讲,分享红领在C2M方面的经验。

酒类:青岛啤酒

“出门就能在自动售货机上买到啤酒,并且都是你喜欢的口味。”这个愿望已经能实现了,随着新零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自助零售终端被放置在大街小巷,加上大数据技术对历史交易记录的挖掘,商家有能力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制定独特的营销方案。

青岛啤酒作为一家有114年历史的品牌,其营销理念却十分开放,积极拥抱新趋势,打造品牌的年轻化。2018年1月,青岛啤酒与阿里巴巴签署2018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渠道拓展、大数据共享等领域展开进一步深化合作,合作也将由网上商城拓展到“盒马鲜生”、“天猫无人超市”、“零售通”等新零售渠道。

此外,考虑到啤酒的消费者多为80后、90后,青岛啤酒还成立了蓝军创新事业部,在产品和渠道上跟主流红军产品做博弈,因此青岛啤酒能在产品设计上花样百出,近两年先后推出“魔兽罐”、“深夜食堂罐”、“皮尔森”、“极地欢聚罐”等创新产品。

家电:海尔

海尔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其管理和投资理念上。用张瑞敏的话来说:“经营企业,重要的是经营好两部分人:第一,内部员工;第二,外部用户。哪个企业没有把这两部分人做好,就一定会失败。”

带着这个理念,海尔自2013年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所谓网络化不止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更是打造一个网络化的企业,通过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把海尔变成员工自主创业的平台,以此削减上万名中间层的管理者,只留下: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以减少产品研发周期,并实现了用户对产品的定制。

而在资金方面,海尔集团一方面通过海尔资本物色跟集团生态链契合的创业公司,另一方面则通过成立孵化平台,发现本土的优秀创业公司。

例如,2016年海尔U+平台与北京倪帮尔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小微企业孵化器:海尔U+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专注于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组成的智慧生活领域的众创空间。

另外一家少海汇同样是面向家居行业的海尔系创业孵化平台,由海尔家居和有住网、爱上办公、克路德机器人等企业联合发起,在全国五大城市建立产业园,并投资并购了德国、日本等知名品牌,布局国际市场。

亿欧2018青岛产业创新贺岁论坛的联合主办方海创汇康同样是海尔系孵化平台,由海创汇、青岛大学和李沧区政府联合打造,是一家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一站式创业加速平台,为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搭建完整的产业加速生态体系。其中,海创汇是海尔集团由“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的孵化平台品牌,依托海尔生态产业资源及开放的社会资源,实现创新与创业的统一。

食品:青食

青食的核心产品是一款钙奶饼干,这款饼干一卖就是几十年,并成为山东60年代到90年代人的共同回忆。由于主打营养,这款产品直到如今仍然是除了牛奶、水果之外最适合在探望病人时购买的产品。

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青岛市联社沧口食品部,生产饼干、糕点、糖果等产品。1992年,青岛食品厂被列入山东省首批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后经批准,青岛食品厂正式改制成为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青食的品牌塑造成了难题。由于成长在商品极度丰富的环境中,00后乃至95后对于这款产品的认知度不高,这让青食很难再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路线。

转机出现在2015年,青食公司技术中心升级为“省级技术中心”,研发周期也随着研发效率的提升而缩短。结合市场需求热点,青食相继研制出营养健康型、趣味休闲型和发酵、半发酵型三大类型,包括无蔗糖钙奶饼干、巧克力涂层饼干、青岛味道钙奶饼干、焙养系列饼干以及巧果滋系列等多个系列产品,形成了以钙奶饼干为龙头的产品群。2016年青食更是破天荒地推出了创始以来的第一款盒装饼干:“青岛味道”钙奶饼干,并在当年上线青食商城,具备了在互联网上做品牌营销的意识。

青食是一家很传统的山东企业,有着打磨产品的工匠精神,但是对品牌营销重视度不足。然而,在这样一个奶茶可以卖到30元(甚至100元)的年代,年轻消费者愿意为认同的品牌多花钱,无疑是食品厂商不可忽视的客群。敢问,在互联网+时代慢了一拍的青食,是否能在新零售时代赶上来,征服年轻消费者的胃?

2月10日,亿欧将在青岛李沧区举办“消费升级 渠道下沉——2018青岛贺岁产业创新论坛”,此次活动是亿欧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今年是二十一城联动。青岛,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座城市之一。

图片1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