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垛机器人在化工、饲料、食品、医药、家电等领域用于对各种形状的成品进行装箱码垛。“一台二十多万的机器人能使用十年以上,在高劳动强度以及粉尘污染的生产环节,大大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并节约人力成本。”青岛诺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维力说。
在机器人企业云集的高新区,诺力达是一个低调的实力派。面对这个新兴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诺力达专注码垛机器人国产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搬运机器人,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代理到自主研发
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繁荣之下其实暗藏隐忧,包括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依赖从美国日本进口,高利润的售后维修也被国外企业把持,国内仅在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上能与国外厂商抗衡。
2006年起就代理销售日本某知名机器人产品的杜维力,深感这种受制于人的痛处,放弃了产品代理,着手自主研制。
“当时代理的日本公司专做码垛机器人,在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70%。在该公司新老交替之际,我们引进了其专家,并承担国家863计划,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杜维力说。
决定创新高度和持续力的正是自主研发。诺力达在分布式运动控制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一体化精密减速机、本体结构设计、智能夹具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核心专利,成为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搬运机器人企业。
经过10余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诺力达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和工业智能搬运解决方案提供商。自主研 发 的 TY800、TY1000、TY1200、TY3200等系列智能码垛机器人,在液态箱型、粉体袋型及家电类三大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于海信集团、金星啤酒、天瑞水泥、华东葡萄酒等知名企业。
其中速度最快的TY1200工作节拍可达每小时1280次;TY800完全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是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一款产品;TY3200则是整层码垛,抓取能力达到320公斤。
引进外脑后发超车
有着“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机器人技术来源于美国,最终却实现跨越和反超,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日本就占了两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智、借力、借势,将国际最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杜维力得到的启示。“除了聘用日本专家,我们还在日本成立研发中心,持续引进成熟技术和经验。”杜维力介绍。
诺力达联合日本九州大学、九州理工大学、九州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日本福冈设立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机构“NOIDA ROBOT技研株式会社”。该合作机构是唯一因为获得日本银质奖而入驻福冈市九 州 软 件 园 Soft ResearchPark大厦的中资企业。
“我们产品的稳定性已不亚于国外进口机器人,在性能上甚至超过德国和日本同类产品。目前还在研发农业采摘关节助力装置以及26关节机器人。”杜维力充满信心。
拥有60多名员工的诺力达,研发人员占70%,研究生和博士居多。员工入职后都要送到日本培训六个月以上,所有年轻人每年轮流去日本交流,提高整个团队创新实力。
杜维力强调:“到日本学的是真正适应市场的技术,而不是学校教的自动化理论。一台机器人要做到24小时连续运转十年以上的可靠性,技术必须同实践经验相结合。”
因地制宜做创新
目前国产码垛机器人多集中在普通饲料行业,而诺力达已拓展到高污染的水泥医药等行业。在追求出货速度的啤酒行业,诺力达机器人抓取速度达到惊人的每小时四万多瓶。
创新也需要因地制宜。不同于ABB、Fanuc等机器人追求高精度多功能,码垛机器人专注的是高速度、可靠性、低成本和易维修。国内进口的码垛机器人大多是由喷漆、焊接多功能机器人改装而来,而码垛领域的机器人使用强度更高,结构简单零件少则易损率低,维护保养成本也低。
“五年对机器人是一个坎儿,一台机器人光电机就要十四万,维修成本太高,必须保证可靠性。比如某集团买了80多台ABB机器人,最后自己专门成立维修班,费时费力。”杜维力说。
针对普通工人希望机器人易操作的需求,诺力达对操作进行简单化以加快机器人普及速度。其机器人采用了人性化的触摸屏,示教时只需设置两点就能自动生成最优运动轨迹,免除了其他厂家所需要的复杂程序控制。
诺力达另一个竞争优势则是个性化定制,其机器人具有交互式柔性抓取功能,即面向不同材质、重量、体积的物料,操作者只需通过一键选择,机器人即可自主切换物料的抓取方式并确定最优跺型,无需人工重复调整。杜维力介绍:“海信的生产线同时有二十多种箱型,一般的机器人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来调整,而我们的机器人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只需要一键式切换就能抓取不同箱型。”(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