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半月谈记者在湖北、贵州、吉林、山西等地走访时发现,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1月10日《半月谈》)
坊间有句俗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我们是勤劳的民族,却也从不缺乏好吃懒做之人,尤其是在某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农村,几乎每个村里都会有那么几位被周围四邻公认的好吃懒做者,他们不思进取,过一天算一天,偶尔兜里有点小钱,也是先满足口腹之欲,要么就是去麻将桌上玩个昏天黑地。非但不愿意勤劳致富、摆脱贫困,甚至连打理责任田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劳动都嫌苦嫌累,正如报道中有些基层扶贫干部所遇到的那样,“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很显然,单靠政府扶贫自己却不愿付出汗水,别说过上“小康生活”,连摆脱贫困都很不现实。但对于众多基层扶贫干部而言,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必须要保证这些“懒人”不能掉队,既要如期脱贫,还不能全靠政府资助“送小康”,因此,在进入最后的脱贫攻坚阶段,“治懒”同样也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针对一些扶贫对象所存在的“精神贫困”,不少人提出“扶贫先扶志”概念,笔者认为有些过于“温和”,实际上,人的“志气”光靠扶往往很难奏效,尤其是对某些早已习惯于“等靠要”的懒人,不逼不治很难让其改掉好吃懒做的陋习,比如有扶贫干部遇到的两位年轻单身汉,四肢健康有劳动能力,却连自己的茶园都荒着,基本不搞生产,得一天过一天,坐等当五保户,基层扶贫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就是不见其行动。还有扶贫对象甚至拿自己的懒惰“要挟”扶贫干部,我不脱贫你就没完成扶贫任务,该着急的是你。对于这类“扶不起的阿斗”,一味地强调帮扶,只会越扶越“站不起来”。
说到底,扶贫不是“养懒人”,不让一个被扶贫对象掉队,更不意味着用政府财政“送小康”,这既是对其他脱贫户的不公平,更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尽管某些扶贫对象的这种“好逸恶劳”有观念扭曲、文化落后甚至身体原因等诸多因素,然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劣性”,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治懒”手段予以矫正,任由其颓废下去,那不仅让基层扶贫干部“寒心”,严重灼伤他们的扶贫热情和积极性,更会“一个老鼠害一锅汤”,形成一种“懒人文化”,让已经脱贫的扶贫对象产生消极情绪,重新回到“等靠要”贫困行列。
相比起“扶贫先扶志”,笔者更赞成“扶贫先治懒”,尤其是到了扶贫大戏的攻坚阶段,有效“治懒”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地方极个别实在扶不起来的“阿斗”,采取“治”的手段,用村规民约和扶贫干部与村两委骨干共同监督等各种方式,抽掉他们的“懒筋”,改掉他们的陋习,“逼迫”他们融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部队”,只有让他们品尝到个人勤劳致富的脱贫成果,才不枉基层扶贫干部的一番努力和苦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