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大会8日在京举行,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继2017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奖励大会“变脸”后首次与公众见面。与前两年一样,今年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继续“做减法”。数据显示,近5年来,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
作为国家科技最高奖,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向来广受瞩目。除了高踞金字塔尖的两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之外,各具体奖项亦是科研与实业的风向标。
应该说,在崇高的荣誉引导之下,国家科技奖成为方方面面的竞逐目标,并不令人意外。社会关注、竞争激烈本来也是好事。
不过随着各种外部因素的介入与渗透,也应当承认,一些科研奖励确实也日益濡染了世俗色彩,从而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科学精神。
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奖励名目过多、过滥,从而导致质量不高,不少既没有原始理论创新、又没有证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所谓中间成果纷纷获奖。另一方面,一些真正原创的科技成果却成为遗珠。比如,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而无论奖励数量过大,还是奖励不到位,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之风。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科技奖一直在做着“瘦身”的努力。尽管减少的绝对数目并不很大,从2015年到2017年,三大奖总数分别为295项、279项和271项,但考虑到奖励结构的变化,即三大奖的比例从过去的10%、15%、75%,调整为15%、25%、60%,则传导给学界的影响仍非常巨大。
不仅如此,推荐渠道、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也逐渐发力。目前,专家推荐已成为重要的推荐渠道,2017年度专家推荐数量分别占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推荐总数的40.2%和30.3%,这种从自荐到他荐的变化,不仅有利于引导科研人员潜心学术,也能够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健全同业评价。
而在监督机制方面,也在不断扩大公示内容、进行真实性核查等。这些积极的尝试均提高了国家科技奖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未来,还可以探讨重大成果和重大项目采用专家实名制评定制度。
科技奖励是一件严肃、艰巨的科学任务,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特别是,当科研成果与现实的经济效益裹挟掺和在一起时,若不能恪守科学精神,甚至为获奖、获利而不惜造假,则很容易发生扭曲。现实中,类似例子并不鲜见。比如,前不久,一则常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10%的新闻引发关注,而其所打的旗号即是所谓“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
本次站上国家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两位院士,王泽山一生钻研火药,侯云德与病毒斗了半个多世纪,可谓“一辈子只干一件事”。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科研,兢兢业业,甘坐几十年冷板凳,值得每一个人钦佩。从长远看,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深化改革,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以保证这样的科学家得到应有的荣誉。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既不能滥发奖项,也不能出现遗珠之憾,惟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创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