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2017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来源:青岛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7-12-10 18:51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商局坚持把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改革攻坚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推动发展的实事、市场整治的难事,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市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今年4月,我市作为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和两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良好的市”。

一、年度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沉下心来抓改革,让市民朋友干事创业更省心。

一是开展“多证合一”改革。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的原则,对证照种类、数量进行全面梳理,实施“20证合一”,即将推出“42证合一”,实现了“填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多个部门、多种图章、多项审批、多次往返的情况成为过去。

二是推行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自主开发建成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系统,登记业务实现“全网络、无纸化、零见面”,今后通过电脑或手机注册公司将成为现实。依托“互联网+政务”,开通“青岛工商”微信公众号,随时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年报提示等贴心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实现当场申请、当场发照、立等可取。实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企业退出市场更加快捷便利。

三是实行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出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的意见”,建立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核准系统,实现了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自动查询比对、批量核准反馈,名称登记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对不与他人在先权利发生冲突,不涉及法律法规禁用条款的,允许企业冠“青岛”行政区划使用,并鼓励企业使用新兴行业用语进行名称申报。

四是推出“三个一次”便民助企服务举措。围绕“零见面为方向、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总体目标,推出“三个一次”便民助企服务举措,通过合并审批环节、优化技术流程、实施双向邮寄等措施,使企业在6个办事事项上实现了“一次不用跑”;通过减少办事程序、简化申请材料、缩短办事时限等措施,使企业在12个办事事项上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在同一年度内“最多查一次”,大幅减少了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为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扑下身子抓服务,让市民朋友投资兴业更暖心。

一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针对企业所急所盼,出台了20条“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积极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实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启用市场主体大数据分析系统,定期编发分析报告,为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1万户,净增市场主体15.4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5.9万户,同比增长15.2%,总量居全省第一;平均每天诞生新市场主体645户,城市创业密度(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户数)达到1251户。

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理念,积极为企业送政策、送信心、送服务、送温暖、送经验。开展民营企业景气状况监测和专项调研,形成了“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等成果。牵头筹备成立“青民投”,吸纳全市骨干民营企业参与,整合项目资源,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开展银企对接、动产抵押、合同帮扶等工作,帮助企业融资178.9亿元。全力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走访民营500强企业、民营行业领军企业20余家,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召开全市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会议,建成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每个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目前共归集48个市直部门的涉企信用信息556.5万条,并全部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随机抽查、结果公开,防止执法“任性”、执法扰民。会同9部门建立守信企业“红名单”制度,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用支持、行政监管、褒扬推介等5个领域14个方面对守信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与发改、国土等5部门签署了“对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效限制了失信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四是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启动商标品牌云基地建设,打造展示交流、价值评估、交易质押、咨询代理、权利保护、大数据分析“六位一体”服务平台,提升商标品牌服务企业创新的能力。目前,我市有效注册商标达13.31万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总量135件,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联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广介绍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保护的“青岛经验”。争取财政支持,设立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专项资金,每申请成功一件就会享受7000元财政补贴。全市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551件,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三)尽心尽力保民生,让市民朋友购物消费更放心。

一是持续开展消费市场秩序整治。坚持把“有人负责我协助,无人负责我负责”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主动担当作为,连续两年在全市牵头开展消费市场秩序整治,抓住“吃、住、行、游、娱、购”六大领域,建立首接负责、应急处置、先期赔付等有效机制,落实“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的工作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街一巷抓起,从一店一户管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累计查处案件1.6万起,罚没款2662万元,我市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市民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加强群众关注的焦点领域监管。对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严查重管、绝不姑息,组织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房地产公司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查处了2家知名房产中介商业贿赂案,罚没款110万元。建成“大数据鹰眼监测系统”,全国385个重点网站、论坛、微博、博客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凡是市民朋友在网上反映的热点问题,都能精准监测,靶向打击。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执法,集中约谈全市大型电商平台,发布“双11”网购消费警示,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召开全国“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课题研究评审会,建立直销企业行政约谈制度,规范直销行业发展。积极推进“全国无虚假违法广告城市”建设,通过每日监测、定期约谈、警示通报、典型曝光、从重处罚等措施,我市虚假违法广告发布率在全国同类城市保持了最低。

四是抓好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坚持一手抓市场新建改造,一手抓市场品质提升,从56处候选农贸市场中选样板、创标杆,打造建管并重、内外兼修的星级市场,努力实现“诚信经营无假秤、肉菜安全有保证、干净舒适环境好”。

二、市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去年“三民”活动中,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45件,主要反映工商注册登记、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和意见建议,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纳入重点督查考核事项,狠抓推进落实,确保办理回复工作让市民满意。今年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星级农贸市场创建等工作有序推进,以及相关责任部门的密切跟进,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明年打算

目前我们的工作距离广大市民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工商登记便利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不够大,网络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和消费领域成为投诉热点,消费维权工作任重道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2018年,市工商局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一支政治、业务、作风过硬的工商队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群众信赖、企业满意的“店小二”,努力赢得市民朋友的“五星好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登记制度改革。着眼于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推广“三个一次”便民助企服务举措,切实缩短开办企业时间。抓好“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政策落实,完善市场主体大数据系统,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确保市场主体总量、万人比等持续提升,努力实现2018年末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0万户的目标。

二是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企业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建立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完善“青岛红盾大数据鹰眼监测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对电商、微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动能健康成长。突出民生领域和社会热点问题,重拳整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盗版侵权、互联网新型传销等违法行为。推进星级农贸市场创建,优化农贸市场管理服务。

三是大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开通“创业青岛”服务发展平台,成立青岛市民营企业权益保护中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发挥好“青民投”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增强民企创业创新动力。树立“久久为功”的招商理念,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引导企业“走出去”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保持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四是切实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消费市场秩序整治,抓好指挥调度,落实六项机制,强化明察暗访,确保重点区域、关键时期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支持消协组织履行公益性职责,深入开展比较试验、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评议工作。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孙源熙
0